标题:好报  恶报 出处:心情小屋 时间:Tue, 06 Jul 2021 22:59:35 +0000 作者:ami000 地址:https://ami000.net/post/1930/ 内容: 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听过这句话,也都会说这句话:好人有好报。而在时间的长河中,这句话又衍变出了另一句似乎很有实证凿定的话:好人没好报。 单看公益项目中,许多著名的公益人几乎都没有善终。在我刚刚准备做公益项目时,隐隐就有这个感觉,但又缺乏佐证,只能在漫漫 的公益道路上慢慢验证。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公益有了扎实的深入,忽然在某一天,对这个问题有了恍然大悟般的明白。 “好人有好报”,在许多“好人”心目中,首先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然后认为这种品质,应该给自己带来利益。但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种品质无法给自己带来利益,会成为 “好人没好报”。 其实,就是认为自己是有善意的,所以可以不注重表达善意的方式,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去重视别人的需求。可以说在潜意识中是傲慢的——仿佛动机是好的,就可以站在高位。这类的“好人”认为,自己做了“善事”就应该得到“善报”。而没有潜心研究,究竟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善行? 仍以公益项目为例:很多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缺少对儿童成长的思考,缺少对教育的研究,而是试图通过物资和金钱的无偿给予,去消除城里人眼中的“苦难”,这种投机取巧、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农村儿童的成长有害而无益。 有的乡村小学,历经多年的资助,只要学校有人来访,孩子们就关心今天又发什么,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他们已经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心理,而缺乏自尊、独立、自强的品格 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也取决于孩子与外界的交往。基因提供了大脑中枢神经的整体结构,而外界的感官刺激才会让神经系统运转起来,如果农村儿童总是不劳而获,他们劳动和进取的神经就发育不起来,而“等、靠、要”的思维却深深植根于心里。 这种所谓的公益,就是拿钱财行事,而没有注重对受益者在人品上的要求,将一个原本无知的单纯孩子,改变、最终培养成见利忘义、毫无感恩之人的无良之徒。输送到社会上后,让原本问题重重的社会,又增添了一批不良分子。 至此,这还能称之为善行吗? 人在做,天在看!这样的“善行”实质上已是“恶行”,祸害更甚,如何得以好报?自然行到恶报。 当然,这样的话题是不可能公开表态的,否则便会引来”热心人士“的口诛笔伐,成为舆论的焦点。只能悄悄地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浅浅地写了几句。只有与真心做公益的朋友才能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极小范围内讨论。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