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56/480 第一页 上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衣服的故事

[| 晴 2016/11/17 12:2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学生时代,每个班都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弄个小把戏、出个小损坏招惹女同学。我们班的海斌同学就属于典型的“好动分子”,不时地挑战女同学的容忍度,时常遭到女同学的声讨。

国骂

[| 晴 2016/11/16 13:4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国骂的起源,可追溯至《 战国策.赵策》中《 秦围赵之邯郸》一文。“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尔母婢也!’卒为天下笑。”

      中国人有许多的“国骂”都流传几千年之久,在国人心中扎根,甚至有些渗入基因传承之势。鲁迅先生曾说“他妈的”是“国骂”,其实,中国最狠毒的“国骂”并不是这话。年轻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又受西方思潮影响,会对有的“国骂”深感不解,还以为这样的话,是老头老太没有文化的人才这么骂,天真地认为过于恶毒。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磨难增多,尤其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来印证,渐渐地明白了,国骂不单单是泄一时口欲之快,而是几千年来祖宗总结出来的道理,大学者甚至圣人也这样骂人的,而且还是圣人首创的,其中确实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每个人都希望他们善言对待,甚至畜生也有如此需求,但遭遇“恶毒”国骂,那定是做了天理难容的事,个中原由也定是令人深思......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鸡鸡的故事

[| 阴 2016/11/08 12:1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老孩子聚会上,见到了35个多年未见的同学,其中有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甚至托儿所的小伙伴。回忆少年、童年自然是主题,每个人的思维都飞回了年少时分。看着从太原赶到广东的海斌,想起的不但是同学时的种种调皮往事,沿着时间的脉络回到了记忆的顶端:托儿所。酒桌上,和陪海斌一起回来的海斌妻子说起往事......
分页: 56/480 第一页 上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