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喝彩
[
|
2006/08/01 19:35]


今天参与讨论省政府的补充养老金分配方案,这才对分配方案有了一个略为全面的了解。分配分两步走,以二00四年度划分,04年度以前的,按照工龄1分/二年、行龄1分/年进行分配;05年及06年的分配总行在04年的纯行龄、工龄打分的基础上,增加了效益考核部分,即行龄、工龄占总额的75%,效益部分占25%。以我的理解来看,总行在当年的分配上,是侧重于在职员工。由于能够得到利益的人员包括了内退员工,讨论的焦点就集中在效益分配这一点上。算起来,这部分钱并没有多少,基本上40元/月人。可这两年,内退人员与分行多次发生争闹也就缘于效益工资的分配上,因为效益工资已经远远高于基本工资的倍数。看着在职员工每月的效益收入,内退人员难以平衡,时常伺机到分行吵闹,甚至到总行上告。而负责人由于自身的问题,惧怕群众将自己的那些烂事闹的天翻地覆,举行皆知,只好采取割让政策,从在职员工的分配中拿出一块钱来平息战斗,几乎每次的闹腾都以内退人员增加利益而偃旗息鼓。久而久之,不但只是负责人对内退人员惧怕不已,就是我们在职员工,对他们的到来也持小心翼翼的态度,生怕一个不小心,矛头指向了自己。
讨论进行中,一个前提限制着大家,那就是,不要因为方案的稍稍侧重又引发一场新的闹事。谈来论去,一个雏形出来了:见者有份。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宁肯牺牲在职员工的利益,换来一个平和的环境,虽说这部分钱并没多少,可这种宁人息事的懦弱方案,为什么就不考虑在职员工的感受呢?我们并没有伤害的内退人员的利益,况且内退人员在行龄与工龄的得分上,都是远远高于在职员工,这一大头已经让他们得益不少,为什么我们还要主动把自己放在一个可怜的位置上呢?我也知道,一旦我的话出口,在毫无保密的当今,也许没几个小时,就会传到了内退人员的耳中,换来的会是什么样的怒骂。我还是开口了“虽然钱是没有多少,可一分钱也是我们的合法利益,是我们每个月辛勤工作换来的回报,我们完全有正当的理由得到,为什么要无原则的放弃?我们为什么要助长一些不良行为?我们顺从了内退人员的意志,难到就不用考虑在职员工的感受吗?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一个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应该坚持的,我们寸土不让,不该得到的,我们也不掩盖事实。”
我知道我过于认真了,在他们的眼里也过于幼稚了,没有必要在这几十块钱上辨出个黑白经纬,一个人的声音也无济于事。但这样的退缩,换来的仍是下一次的争纷,没无没了的折腾。理解内退人员的取闹是一回事,负责人的不争气造成的懦弱局面又是一回事,原则性的问题,我总觉得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这种幼稚的作法会让许多人暗自偷笑,但我要让自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结果是在预料之中,没人苟同我的意见,眼见方案就要成型,副职匆匆地从外面赶回了会场。在听取了人事部门的汇报后,副职态度坚决,说出了与我相同的观点!
看着副职一改过去不动声色的激动的模样,我发现,自己似乎应该重新认识一下共事多年的这个人。的确,身正不怕影斜,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应该为正义而争取的权益就绝不能屈服于虚张声势的障碍面前。我在心底暗暗地为副职喝彩!
讨论进行中,一个前提限制着大家,那就是,不要因为方案的稍稍侧重又引发一场新的闹事。谈来论去,一个雏形出来了:见者有份。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宁肯牺牲在职员工的利益,换来一个平和的环境,虽说这部分钱并没多少,可这种宁人息事的懦弱方案,为什么就不考虑在职员工的感受呢?我们并没有伤害的内退人员的利益,况且内退人员在行龄与工龄的得分上,都是远远高于在职员工,这一大头已经让他们得益不少,为什么我们还要主动把自己放在一个可怜的位置上呢?我也知道,一旦我的话出口,在毫无保密的当今,也许没几个小时,就会传到了内退人员的耳中,换来的会是什么样的怒骂。我还是开口了“虽然钱是没有多少,可一分钱也是我们的合法利益,是我们每个月辛勤工作换来的回报,我们完全有正当的理由得到,为什么要无原则的放弃?我们为什么要助长一些不良行为?我们顺从了内退人员的意志,难到就不用考虑在职员工的感受吗?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一个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应该坚持的,我们寸土不让,不该得到的,我们也不掩盖事实。”
我知道我过于认真了,在他们的眼里也过于幼稚了,没有必要在这几十块钱上辨出个黑白经纬,一个人的声音也无济于事。但这样的退缩,换来的仍是下一次的争纷,没无没了的折腾。理解内退人员的取闹是一回事,负责人的不争气造成的懦弱局面又是一回事,原则性的问题,我总觉得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这种幼稚的作法会让许多人暗自偷笑,但我要让自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结果是在预料之中,没人苟同我的意见,眼见方案就要成型,副职匆匆地从外面赶回了会场。在听取了人事部门的汇报后,副职态度坚决,说出了与我相同的观点!
看着副职一改过去不动声色的激动的模样,我发现,自己似乎应该重新认识一下共事多年的这个人。的确,身正不怕影斜,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应该为正义而争取的权益就绝不能屈服于虚张声势的障碍面前。我在心底暗暗地为副职喝彩!
暗暗称快的会议总结
[
|
2006/07/31 18:59]


这是一篇隐藏日志。您需要以合适的身份登入后才能查看。
新闻如是说
[
|
2006/07/30 21:48]


今天打开QQ,一串串的新闻均是报道贪赃枉法的官员们,不知又触动了哪个高官,让新闻如此集中地写了这许多的事例.写了又如何呢,闲来无聊记录一下.
贪官不做演员实在可惜
贪官收贿百万不希奇,但被揭发后还能自辩“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就属“难能可贵”。贪官拥有多位情人不希奇,但能用MBA理论去管理这些情人就是非凡创举。若非安徽宣城原市委副书记杨枫的7个情人发生内讧,有关部门还一直以为,这个颇有学者风范的杨副书记是个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典范。
在质疑有关部门监督出问题的时候,不由得叹服如今贪官的“精湛演技”。从成克杰“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 我这个当主席的觉也睡不好”,到“逢会必讲廉政”的深圳罗湖区原卫生局长连振辉,以及被抓后还委屈地说“我都是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中国船舶广州管理局原一把手管学仲,都曾以“清正廉洁”面目骗过世人,背地里却敛财无数。
贪官的戏演得越好,民众的监督也就越难。这令人感叹,贪官们有着如此高明的演技,还有着“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不去做演员实在可惜。
学历高,有文化
据法晚年度反腐报告显示,目前的贪官学历越来越高,其中超过七成是大学学历,且不乏硕士与博士。根据当前社会的惯性思维,学历高,素质自然高。请他们当演员决不会心存疑虑,因为他们至少不会犯什么常识性错误。
贪官不做演员实在可惜
贪官收贿百万不希奇,但被揭发后还能自辩“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就属“难能可贵”。贪官拥有多位情人不希奇,但能用MBA理论去管理这些情人就是非凡创举。若非安徽宣城原市委副书记杨枫的7个情人发生内讧,有关部门还一直以为,这个颇有学者风范的杨副书记是个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典范。
在质疑有关部门监督出问题的时候,不由得叹服如今贪官的“精湛演技”。从成克杰“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 我这个当主席的觉也睡不好”,到“逢会必讲廉政”的深圳罗湖区原卫生局长连振辉,以及被抓后还委屈地说“我都是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中国船舶广州管理局原一把手管学仲,都曾以“清正廉洁”面目骗过世人,背地里却敛财无数。
贪官的戏演得越好,民众的监督也就越难。这令人感叹,贪官们有着如此高明的演技,还有着“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不去做演员实在可惜。
学历高,有文化
据法晚年度反腐报告显示,目前的贪官学历越来越高,其中超过七成是大学学历,且不乏硕士与博士。根据当前社会的惯性思维,学历高,素质自然高。请他们当演员决不会心存疑虑,因为他们至少不会犯什么常识性错误。
拉波拉多狗
[
|
2006/07/29 23:04]


侄女因为电影《导盲犬小Q》中可爱的小Q,一直想拥有一个小Q似的宠物,她的朋友花了四千大元送了一条小狗给她,并起名为Tiger。侄女和我说了N次,今天终于见着了这条憨态可掬的拉波拉多导盲犬小家伙。
我没有看过电影《导盲犬小Q》,但我猜也猜的出,这一定是部充满了爱与情的感人故事电影。在这么多的动物中,我一直认为狗是最通人性的动物。回到家后,我上网搜索,果然看到的是以下的介绍:
影片《导盲犬小Q》讲述了一只有着优秀导盲犬血统的拉不拉多狗小Q。六月的某一个清早,小Q出世了。在左腹上,有一个像小鸟展翅的黑色胎记,似乎上天要小Q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
小Q是一只优秀的导盲犬,以无私的爱打动它的拍档渡边先生,一人一狗常常出双入对,不管是散步,逛街,爬山,小Q都会带领渡边先生安全回家。渡边先生在小Q陪同下,开始感觉到微风的温柔及花香的甜美,了解生活的乐趣。它陪着盲人主人渡边先生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渡边的眼睛。
然而快乐是短暂的,渡边先生的健康每况愈下,渡边却因为喝酒过度而离开了小Q,小Q只好孤零零地回到了导盲犬训练营,每当它睡着后总会梦到主人渡边。该片充满了爱心与温情,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和谐。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实则感人至深。
我没有看过电影《导盲犬小Q》,但我猜也猜的出,这一定是部充满了爱与情的感人故事电影。在这么多的动物中,我一直认为狗是最通人性的动物。回到家后,我上网搜索,果然看到的是以下的介绍:
影片《导盲犬小Q》讲述了一只有着优秀导盲犬血统的拉不拉多狗小Q。六月的某一个清早,小Q出世了。在左腹上,有一个像小鸟展翅的黑色胎记,似乎上天要小Q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
小Q是一只优秀的导盲犬,以无私的爱打动它的拍档渡边先生,一人一狗常常出双入对,不管是散步,逛街,爬山,小Q都会带领渡边先生安全回家。渡边先生在小Q陪同下,开始感觉到微风的温柔及花香的甜美,了解生活的乐趣。它陪着盲人主人渡边先生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渡边的眼睛。
然而快乐是短暂的,渡边先生的健康每况愈下,渡边却因为喝酒过度而离开了小Q,小Q只好孤零零地回到了导盲犬训练营,每当它睡着后总会梦到主人渡边。该片充满了爱心与温情,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和谐。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实则感人至深。
悲哀着你的悲哀----漠视的角落
[
|
2006/07/28 00:37]


总行召开稽核座谈会议,27个稽核专员汇集到珠海接受总行领导的教诲.人基本上还是老面孔,只有个别分行换上一个陌生的新人。一见面,几个分行的老总们就打趣:又见到你了,又捱了一年?
从二00三年裁员开始,在稽核会议上,似乎我就有了与其他分行不一样的待遇,一个即将关闭的分行,一个已无业务的分行,无论你如何下笔,就如同小温说的“我们已经把你们分行给忽略不计了。”没有业务,如何谈及监督与管理?没有监督与管理,又何来经验之谈呢?在这类会议上,我能做的唯有用心去听,用笔去记,努力用过去的业务与现在的稽核挂上钩,尽量去熟悉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业务内容,争取不被业务的发展抛弃在望尘莫及的角落。每当发言时刻,写好的发言稿总是失去了预备的作用,迫使我只能即兴发挥,我们的确离大部队越来越远了!
这几年工作的关系,与总行行长的接触机会是逢会必见,用张光华行长的话来说“我直接抓稽核工作。”不见都不行。数次会议的近距离相见,对这位在中国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逐渐的熟悉起来。不论在会上这位总行行长的话有几分真假,但这位性子急促的东北男人,给我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以我们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不可能了解这位称之为金融家的名人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了解他站在宏观层面对广发做出的政策性决定的真实情况。可他在每次的会议上的讲话,让我通过言语的内容,渐渐地对他有了一点点了解.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了解,让我清醒地看到了单位被牺牲的冷酷现实.过去所存有的幻想如同泡沫慢慢地破灭消失,被迫地接受不愿承认的现状.
虽然对张光华的印象很好,可在裁减人员、撤并网点这一影响众人生计较大的举措上,却不苟同。我这样的小人物的确是目光短浅、见识浅薄,但这些年来与总行上层人物的多次接触,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基层管理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固然我们是一个无足轻重而又微不足道的分行,可就是因为它的渺小,总行对它大力度的们裁撤,难道就能起到挽救总行生力的作用吗?对于一个丝毫不影响总行生死存亡的分行,对一个管理与发展并不是排在总行最后的分行,用这么大的动作来对待,是否经过了调研?是否进行了解?是否具有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仅凭个别人物的汇报,高层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轻易地结束了它的生命;在分行层面上,不通过分行班子研究,不上分行班子会通过,仅凭分行行长一个人的通知,分行人事部就着手进行裁撤工作。这一系列的现象,充分暴露了总行管理上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上级随意的一个决定,制定出来十分轻松,可落到实处,便是几百号人饭碗不保。分行何罪之有?员工何罪之有?难道就应该任由上级放入实验的砧板上任意宰割?分行目前的状况,是否能够证明总行政策出台的正确性?是否对总行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凤凰涅槃的巨大作用?
重组工作的进行,已对过去的裁撤工作有了一个无需辨驳的答复,尤其是我们分行的越位球,不需裁判员定夺,观众已看在眼里,可因为它存在于被漠视的角落,错了也就错了,无人为它枉正.
从二00三年裁员开始,在稽核会议上,似乎我就有了与其他分行不一样的待遇,一个即将关闭的分行,一个已无业务的分行,无论你如何下笔,就如同小温说的“我们已经把你们分行给忽略不计了。”没有业务,如何谈及监督与管理?没有监督与管理,又何来经验之谈呢?在这类会议上,我能做的唯有用心去听,用笔去记,努力用过去的业务与现在的稽核挂上钩,尽量去熟悉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业务内容,争取不被业务的发展抛弃在望尘莫及的角落。每当发言时刻,写好的发言稿总是失去了预备的作用,迫使我只能即兴发挥,我们的确离大部队越来越远了!
这几年工作的关系,与总行行长的接触机会是逢会必见,用张光华行长的话来说“我直接抓稽核工作。”不见都不行。数次会议的近距离相见,对这位在中国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逐渐的熟悉起来。不论在会上这位总行行长的话有几分真假,但这位性子急促的东北男人,给我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以我们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不可能了解这位称之为金融家的名人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了解他站在宏观层面对广发做出的政策性决定的真实情况。可他在每次的会议上的讲话,让我通过言语的内容,渐渐地对他有了一点点了解.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了解,让我清醒地看到了单位被牺牲的冷酷现实.过去所存有的幻想如同泡沫慢慢地破灭消失,被迫地接受不愿承认的现状.
虽然对张光华的印象很好,可在裁减人员、撤并网点这一影响众人生计较大的举措上,却不苟同。我这样的小人物的确是目光短浅、见识浅薄,但这些年来与总行上层人物的多次接触,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基层管理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固然我们是一个无足轻重而又微不足道的分行,可就是因为它的渺小,总行对它大力度的们裁撤,难道就能起到挽救总行生力的作用吗?对于一个丝毫不影响总行生死存亡的分行,对一个管理与发展并不是排在总行最后的分行,用这么大的动作来对待,是否经过了调研?是否进行了解?是否具有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仅凭个别人物的汇报,高层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轻易地结束了它的生命;在分行层面上,不通过分行班子研究,不上分行班子会通过,仅凭分行行长一个人的通知,分行人事部就着手进行裁撤工作。这一系列的现象,充分暴露了总行管理上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上级随意的一个决定,制定出来十分轻松,可落到实处,便是几百号人饭碗不保。分行何罪之有?员工何罪之有?难道就应该任由上级放入实验的砧板上任意宰割?分行目前的状况,是否能够证明总行政策出台的正确性?是否对总行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凤凰涅槃的巨大作用?
重组工作的进行,已对过去的裁撤工作有了一个无需辨驳的答复,尤其是我们分行的越位球,不需裁判员定夺,观众已看在眼里,可因为它存在于被漠视的角落,错了也就错了,无人为它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