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边的闲言碎语
[
|
2009/06/16 20:57]


得知单位组织去韶山旅游,第一反映便是想起前年在韶山与GG遗憾不已的擦肩而过。看到行程安排时,几乎拍案“整个前年行程的翻版嘛!”一直在去与不去中犹豫,上周末在清远与小猴子聊起韶山行时,老友感叹道“韶山对咱们这代人来说,应该是个红色情结,毕竟咱们是毛泽东时代的人,受他老人家的影响太大了。想想儿时听到韶山时,多么向往,革命圣地啊!那时候都是说去韶山接受革命教育,如今可好,成了旅游项目了。现在的人啊,包括咱们自己,都不愿意接受革命教育了。”
老友的一番话让我暗自惭愧几分,虽说现如今谁说革命谁傻子,可就象小猴子说的,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党教育多年的党的孩子,共产党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对党漠视。自己身为单位成员,起码的组织纪律性还是应该有的。再说,在老大面前还是应该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好形象。
出发前几天,深圳WL在新浪看到那篇《轻枕一面湖水,与天堂一起摇荡——泸沽湖环湖自助游攻略》,四下吹嘘“那是我老友写的。”不由分说地安排在周末和深圳的驴友一起去东莞摘荔枝。推却几次,推出了WL的满腔怒火。
老友的一番话让我暗自惭愧几分,虽说现如今谁说革命谁傻子,可就象小猴子说的,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党教育多年的党的孩子,共产党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对党漠视。自己身为单位成员,起码的组织纪律性还是应该有的。再说,在老大面前还是应该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好形象。
出发前几天,深圳WL在新浪看到那篇《轻枕一面湖水,与天堂一起摇荡——泸沽湖环湖自助游攻略》,四下吹嘘“那是我老友写的。”不由分说地安排在周末和深圳的驴友一起去东莞摘荔枝。推却几次,推出了WL的满腔怒火。
五十而知天命
[
|
2009/06/08 23:31]


美人姐姐今天五十岁了,按照中国传统说法:男过虚,女过实。好人缘的美人姐姐在朋友们的操持下,办了一个颇有规格的生日宴会。在美人姐姐眼里,我是没有资格与“民”同乐,偏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混进了革命队伍里,吃饱喝足之余还感慨万分地记下几笔。
记得小时候,五十岁的人在我的眼里,就是老爷爷、老奶奶;刚进单位时,看到四五十岁的,我们称为老同志,感到他们年龄很大,大的就是老太太、老大爷。可一眨眼,在心底里不承认四十岁的到来。感到自己是年轻的,不愿接受“老”这个字眼时,自己却完全迈步向五奔!在社会,在单位,在家里自己几乎成了长辈了!而美人姐姐呢,竟然货真价实进了五张的行列!
高考改革----(吾家有儿)
[
|
2009/06/06 00:05]


新聞上頒佈的高考改革方案,過了許久之後我才想起要寫些什麽(一些近乎被我遺忘的東西)
這次的改革是嘗試改變高考方式的一次努力,他不只是借由高考分數來決定一切了,而是加入了平時成績的考核,最終得出的一個綜合成績。
我曾經聽說,中國的每一次改革,苦的只是百姓。無論政策怎樣變,始終是換湯不換藥,讓人失望之極。在這次的改革裡面,也不免透露出某些這樣的趨勢。
這次的改革是嘗試改變高考方式的一次努力,他不只是借由高考分數來決定一切了,而是加入了平時成績的考核,最終得出的一個綜合成績。
我曾經聽說,中國的每一次改革,苦的只是百姓。無論政策怎樣變,始終是換湯不換藥,讓人失望之極。在這次的改革裡面,也不免透露出某些這樣的趨勢。
大院子女
[
|
2009/06/04 22:13]


看完最后一集《大院子女》,时针已经指向半夜二点,仍然沉浸于剧中的情节不能自拔......《大院子女》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从“文革”过渡到改革开放这一特殊时期,军区大院里十个年轻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发展……观看第一集时,就被剧中内容深深地吸引:熟悉,除了熟悉,还是熟悉!
《大院子女》虽然说的是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但是在大院里成长的子女们,经历的都是如此的相似,曾经都一样有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学习,一块玩耍,不分彼此,一块长大,那是一段多么令人怀念的美好岁月。大家都潜移默化的被大院里一种特有的文化薰陶着,被大院里特有的凝聚力所吸引着,每一个孩子都深深感受着大院里的温暖。大院里的热闹,白天是一家人,只有熄灯才被各自的大人叫回家里,天一亮,广播喇叭一响,大院里的孩子们就又开始新的一天。因此一个大院长大的伙伴,结下的友情永远都是那么的无私而纯洁。《大院子女》让我不禁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那是一个很单纯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总是充满着助人为乐的精神,男女之间也特别的纯洁,特别的无邪。
在那八一大院里发生的故事和我从小生活的大院是有差别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那样相似的大院里,我们大院的一大帮子孩子,也和章卫平、乔念朝、马权他们一样做过相同的梦,玩过一样可笑的游戏,也雄赳赳起昂昂地干过一些自以为“不平凡”的“伟大”的其实是极其稚嫩的事情。“司令员”卫平的振振有辞;“政委”马权的煞有介事;以及非拉满身绑着绷带被绑在担架上当伤员;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和空军大院的孩子门抢打枣树;在废旧的飞机旁喝酒发誓“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看电影时跟着大声叫喊“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这一切都太真实了!这一切都和我们大院的孩子们太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