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Sorry怎了结
[
|
2008/01/18 22:05]


没有想到与大源的分别会是不欢而散,我明白大源的恼怒其实更多的是恨我的不争,但人各有志,以自己的性格,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说出好听的话,只能以回避做为一个缓冲区,内心却为大源为我所做的一切而感动再三。
出发,我们同行
[
|
2008/01/16 23:55]


《国家人文地理》的记者在小屋留言,想约些片子。看到邮件时,第一反映是诚惶诚恐,就我这摄影水平,怎么敢往《国家人文地理》杂志上放照片,汗颜啊!由此也对这本杂志产生了好奇。在全国人文地理类刊物中,一直购买《中国国家地理》,只是在06年民建准备组织我们到台湾考察时,买了一本《国家人文地理》[视觉台湾]专刊,其后便未再购买过《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对这本杂志知之甚少。
为谁而玩(转)
[
|
2008/01/13 22:01]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工作纪实----不真实,勿宁死
[
|
2008/01/11 22:01]


听似一番真情相劝,但我不寒而噤。这就是所谓的广发理念?我面无表情地强忍心理上的反感,听完了貌似交心之谈。只想仰天长啸:太失望了!
霸道孝顺
[
|
2008/01/10 00:20]


去年先生公司资金紧张,动员全家人共渡难关,婆婆也将省吃俭用存了一辈子的老本拿了出来。当时我就挑唆婆婆“让你儿子付你双倍的利息。”婆婆笑呵呵地大手一挥“反正这些钱我也带不走的,送给你们了。”我可急了“那可不行,要送也得送给我儿子呀,怎么能送给你儿子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