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80/385 第一页 上页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发现之路

[| 晴 2009/04/27 23:23]
        恢复晚上骑车锻炼就在为线路头痛,过去一直是骑韶大那条线,这两年韶大路上基建不休,到处尘土飞扬,而且因为迁入韶大路上的单位数量增加,车流量也越来越大,韶大这条线已经不再适合骑行。

      去年曾经下班时从单位出发,沿着惠民北路一直骑到五里亭大桥,再从电视台骑到家里,路程是七公里,那条线路从北江中学起都是新修的道路,车流量不大,又依山靠水,空气污染不大,只是运动量有些偏小。
        不要把外国的尤努斯崇拜得五体投地,其实中国也有,他的名字叫姜乳云。在中国,有人将姜乳云称为“异类”、金融圈里的堂·吉诃德。可姜乳云浑然不顾,他立誓要将自己的信仰抵押在人们的诟病中。那么,姜乳云又是如何按照他的信仰去打理银行这笔财富的呢?

      突破“官本位”这个重围1956年10月出生的姜乳云一生可谓仕途顺遂。31岁时他就当上了建行浙江省分行办公室住任,38岁升任行长、党组书记,两年后又当上了建行浙江省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继续往上升。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却在第二年从“官围”中冲了出来,跳槽到刚刚组建,论排名、规模、实力都远不如建行的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而且刚开始只是做一名副行长。

      6年后,事业做得顺风顺水的姜乳云,又出人意料地空降武汉,依然是做他的分行行长,但却远离了江浙富庶的市场环境以及他经营了数十年的人脉资源。

      2007年底,把广发武汉分行完成的答卷漂亮得让人嫉妒:武汉分行的业绩做到在广发全辖和湖北省内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姜乳云一个漂亮的大转身,返回杭州,任渤海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办一个真银行,做一个真行长”,他把一句大白话当作了信仰。

驮队改革奋斗史

[| 不指定 2009/04/21 00:08]
        农夫养了二十头驴子,每头配了一副驮子,组成一支驮队;驴子们每天辛辛苦苦,干着一样的活,得到相同的口粮。

      一天,饭量最大的驴子对农夫说:“我每天跟别的驴吃得一样多,吃不饱。我有一个建议,让我多吃,我每次多驮东西。”农夫想,这个建议不错,公平,而且可以提高效率。于是开始改革。

      改革步骤一:实行按劳分配,饭量根据劳动量按比例分配。

禾雀花

[| 雨 2009/04/19 19:05]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在禾雀花的尾声偶尔的机会拍摄到了它,虽然比较丑怪,但还是记录下这第一次的接触。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在连县时,单位的广播喇叭里经常响起毛主席慷慨激昂的诗词,当时我们一帮小孩子都是盼望长大的童年,对诗词的内容半通不懂,象诗里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八年哦,多么漫长,多么遥远,主席他老人家竟然说是弹指一挥间,让我们很是不解,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咋个弹指呢?记得小猴子一听到广播里响起这首诗时,一边用右手的拇指甲盖压着中指肚做出弹指状,一边感慨“真是伟大啊!”那个时候,三十八年对于我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未来,能够长到十八岁都不知要猴年马月,三十八?还要弹指一挥间?
分页: 280/385 第一页 上页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