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转)
[
|
2007/12/07 00:11]


看到这篇文章时,心被狠狠地抽打了一下,扪心自问:我留意了吗?没有。虽然是在如果的那一切都还没发生时,我便失去了老人,但如果这一切的如果都发生了,也许我仍是不会留意。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广发行高管质疑花旗重组 称正变成花旗分行
[
|
2007/09/19 19:04]


2007年09月19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丁燕敖
广发行高管郭小平称,花旗以20%的股权获得了广发行100%的经营管理权
在花旗集团入主广东发展银行(下称“广发行”)10个月后,原广发行副行长、现任广发行行长办公室高级顾问郭小平称,他对花旗重组带领广发行走出困境正由“充满信心”到“逐渐丧失信心”到目前的“没有信心”。
不过广发行对外宣传部门负责人向记者宣示广发行一份官方声明称:“最近我行高管对本行现状的有关表述并不准确,也不代表广发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意见,本行的改革进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解密杭州现象
[
|
2007/09/01 23:32]


解密杭州现象
——企业文化•制胜的法宝
作者: gold
杭州现象:一个精力旺盛的领导,一群几近亢奋的员工,一次次创造着杭州神话,成为广发甚至全国金融系统争相学习的典范。
请看数字:去年分行实现利润10.03亿,人均创利120万,资产回报率2.98%,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低于1%;2006年总行批给其弹性费用1个亿,其节约3000万元;成功开发了动产质押、三方保理、企业财务顾问、薪加薪等创新业务并在全行推广;用“杭州广发模式”在佛山、中山、乃至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取得成功,使这些行成功解困;几年来为总行输送了大批管理人才。
用投行思路办商行 以职业经理人标准做行长
[
|
2007/08/27 22:33]


编者按:
中国的大小银行一路踉跄着走到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重要关口。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与旧银行体制撕扯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培育我们本土的职业银行家。
这正是我们金融改革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在搜索这个元素时,本报记者发现了姜乳云,这位从国有大行跳槽到股份制小行的分行行长,其多年所追求的,正是一个职业银行家的基本理想。他的分行没有一分钱不良贷款;他采用投行的思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他在他的分行里努力治疗着中国银行业的痼疾。
“办一个真银行,做一个真行长”,他把一句大白话当作了信仰。
中国的大小银行一路踉跄着走到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重要关口。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与旧银行体制撕扯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培育我们本土的职业银行家。
这正是我们金融改革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在搜索这个元素时,本报记者发现了姜乳云,这位从国有大行跳槽到股份制小行的分行行长,其多年所追求的,正是一个职业银行家的基本理想。他的分行没有一分钱不良贷款;他采用投行的思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他在他的分行里努力治疗着中国银行业的痼疾。
“办一个真银行,做一个真行长”,他把一句大白话当作了信仰。
嗟来之食
[
|
2007/07/21 13:59]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