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6/81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君子交绝

[| 晴 2020/07/17 00:27]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是指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是儒家的处世准则。多以此话来约束自身,而并不是要求他人。

      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不会说对方的坏话。君子绝交,不会说出有失体面的话,做出有失体面的事,保持着尊严;不会刻意澄清自己无辜,以保持名誉,而让朋友在道义上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绝交见人品。因为在绝交之时,已经没有了往日情感的依傍,也没有了未来利益上的互惠,甚至还多了很多矛盾与裂痕。此时对待昔日朋友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人品的底色。一段合作关系的结束时,是选择把相处过程中的责任全部甩给对方,还是客观理性的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其实也是考验一个人人格品性的重要方面。

  

口德决定运势

[| 晴 2020/07/06 00:06]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

  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修养。

      不说无礼中伤的话,不要恶语伤人。古语说,刀疮易没,恶语难消。恶言恶语给人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远甚于身体上的伤害。

      孔子教学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排在第二位。言语不当,走到哪都造成是非纷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老人都提醒我们要修口德、积口德,不然福报全从嘴巴溜掉了。

  出言不慎,驷马难追,伤人伤己,运势必定越来越差。


没文化,真可怕

[| 晴 2020/06/25 21:1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没文化真可怕中的“没文化”是指没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等。

      1、缺乏源于书本的基础知识,不能对事物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2、缺乏综合素养,素质、修养达不到所需要的水平;

      3、缺少对法律、公共道德框架内的自由的理解,没有一定的道德标杆。

      没文化真可怕 中的没文化,和受教育年限有一定关系,但不不专指文化程度,主要指没有【观念形态的文化】,针对精神境界和各种类价值观的高下,与【不文明】的词语意义相同。

善莫大焉

[| 雨 2020/05/21 00:29]
      《左传·宣公·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意是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晋灵公虽然言而无信,残暴依旧,但尚且能够承认“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只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终是残暴依旧,最后被臣下刺杀。而现实中,许多有过之人,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固执前行,无论如何劝说,却连晋灵公知错的能力都没有,一意孤行,绝不认错。对于此类人物,也只能引用“善莫大焉”,相对其而言,这也就是“最好的了”!

原生家庭

[| 晴 2020/05/04 15:16]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原指个体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要养育人(不一定是亲生父母)、兄弟姐妹等,它是个体最初所在的社会单位,通常是亲生或养父母家庭。

      去原生家庭里面寻找问题根源,这种做法的源头来自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童年时期性本能活动压抑的结果。

      中国很多“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正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成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原生家庭”决定的,十分强调童年时期家庭的影响力。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的影响确实是举足轻重的。美国精神分析医生埃里克森认为,在婴儿时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而这一切,都是在婴儿与其照看者之间形成最初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的。当孩子有了信任和自信的基础,才有勇气向外探索世界,去完成生命的成长、发展。

      在原生家庭里,父母的关系是稳定和谐的还是动荡不安的,会在三方面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即:安全感、责任感以及亲密感。而这些影响会完完整整地在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比如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对一些东西非常敏感?会害怕一些相似的事情发生?坏情绪也开始时刻来袭?它们出现的大部分原因都在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而这些看似微妙却重要的联系将会伴随人的一生,甚至会左右人的未来。

      但是,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并不是全局性和决定性的,个体的人格特质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学校、朋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用决定论的态度来看待“原生家庭”,认为所有过去不好的经历可以决定你未来的命运,那就严重偏离了生命的本质。 发展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发展首先是有生物前提的,也就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所塑造的,家庭环境也只是后天环境的一部分。而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还有个体的主观意志,以及家外环境的影响。

      平心而论,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中立词汇,并不是一个糟糕的概念。它的流行,启蒙了很多人的独立意识,也让很多家庭意识到儿童时期家庭陪伴的重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原生家庭也不具备百分百决定孩子未来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那些想逃离原生家庭的孩子,最后又都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原生家庭的伤害,最可怕的就是轮回式的成长,你讨厌自己的父母,拚命想逃离,可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已经象一根深插进身体里的刺,无法剥离,疼痛随时存在。父母的生活模式早已潜移默化刻在骨肉之中,这就是轮回,最终你活成了父母的翻版。




分页: 6/81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