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美国自驾之旅----羚羊谷 出处:心情小屋 时间:Thu, 13 Oct 2011 22:19:55 +0000 作者:ami000 地址:https://ami000.net/post/970/ 内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15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其诡异的形状是砂岩经过百万年的暴洪和风沙侵蚀所形成,如今已被列为地球上十大最奇特的地貌之一。因这里过去是羚羊的栖息处,故被称为羚羊谷,羚羊谷是印地安Navajo人的属地,也是印地安人经营的旅游景点。 在我们的自驾行程中,原本是没有羚羊谷这个景点的。收到德迈发来的行程,就在美国地图上查看线路,忽然记起大峡谷这条线上似乎有个羚羊谷。为了证实自己的感觉正确,上网搜索了各种功略与游记。果然,在为数不多的功略和游记中证实了羚羊谷确在其中。再与德迈小梁通话时,问及这次行程中为何没有羚羊谷这个极有特色的景点,小梁解释是行程中时间已经安排的比较满了。请求添加羚羊谷时,小梁抱歉道“如果绕进羚羊谷,要100多公里,一进一出,后面的景点就更赶了。”尽管得到这个答复,仍是贼心不死,每次与小梁联系时,都会把话题绕到羚羊谷。 临出发的前两个小时赶到机场,与小梁见面时,旧话再提,小梁对我锲而不舍的要求无奈至极,只能再次地婉转回绝。团队里的R先生也是摄影爱好者,这个提议即时得到了赞同,RMM更是极力响应,加上R太太,马上团队里就有过半数的人支持。领队刘慧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不忍心打击我们,小声回复“到了美国,看看当地领队的意见,我们尽量加吧。” 在洛杉矶刚刚见到美国当地领队小陈时,我就迫不急待地提出增加羚羊谷景点。小陈是个率真可爱的大男孩,十分理解我们的心情,也知道我们出一趟国不容易,当下就爽快地回答“行,看天气吧,只要天好,绕一绕没问题。”这下我可得意了“放心吧,天绝对好,没看是谁来了嘛,咱可是个幸运人,准保没问题。” 团队里的其他团友对增加羚羊谷颇有微词,认为这一路还有好些个国家级的公园,要都这么加,还不得走几步就加一个。我耐心地解释增加羚羊谷是因为它奇特的地形和红色岩石抽象线条,以及梦幻般的色彩与其他的公园绝对不同。幸好团友老H和小S都很宽容,听我说的眉飞色舞,一脸的无限向往,也就不忍打击我的满腔热情,也都表示赞同。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啥啥都特别靓。呵呵呵,这个纯属玩笑话。可的的确确的是,从大峡谷到羚羊谷一路上,风景无限亮丽。美国西部地质构成与国内西部差别不大,都属于不毛之地,山是光秃秃山,地是光秃秃的地。但美国西部的山与国内不同的是,因为美国的空气好,几乎无污染,天特别的蓝,云特别的白,衬托着各种色彩的山体,也就成为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刚刚离开大峡谷附近时,路边的山体都黑乎乎的“煤堆”,可白云、蓝天、黑山组合成纯色的三色体,景色便变的纯粹的单色,显得洁净,不失为窗外的一道风景线。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17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16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18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19 渐渐色彩开始发生变化,黑色逐渐变浅,由灰向黄红过渡。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2 随着道路的延伸,色彩在心情的飞扬中,完全演变成为红色。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4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5 穿过这道山谷,接近羚羊谷景点,色彩与景点已经完全一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6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7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8 赶往羚羊谷的途中,领队小陈讲解了为什么进去要天气好。原来羚羊谷是由纳瓦霍(Navajo)沙岩经长久的山洪侵蚀形成的。每逢雨季,不知上游什么地方的雨水会突然从上游袭来汇集并通过这里,一股脑冲入狭窄的岩洞中横冲直撞,最后涌入鲍威尔湖。1997年,由于5英里外的一场小雨,快速上涨的洪水吞噬了11名进入下峡谷的欧洲游客, 致使下峡谷关闭9个月。从那以后,游览羚羊谷就必须有当地印第安导游陪同,乘坐印第安人的汽车,任何个人不能擅自闯入。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29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2 大约10多分钟后,我们的车停在一个红色山体前,山中有一狭缝,就是羚羊谷的进口。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0 羚羊谷这道被洪水冲刷出的窄缝,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走过。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光线从顶部的狭缝中倾泻下来,岩石变成火红色。面对羚羊谷,需要动用想象力,寻找各种岩石抽象线条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4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9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6 羚羊谷色彩夸张,如同异域星球,相当的玄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7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8 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忍不住频频地留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4 羚羊谷的沙岩每逢雨季,洪水冲入狭窄的岩洞中横冲直撞,带走了沉积在谷底的细沙。而在干旱的季节,狂风经过峡谷,把峡谷两侧的沙岩打磨得光滑圆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峡谷里红色的细沙湿了干,干了湿,冲走了再填,填满了再冲。日积月累了数百万年,最终将沙岩凿成今天这样流水般的形状。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6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7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8 大自然是奇妙的,冷硬的岩石在光,水,风的作用下也演绎出万般温柔。弧形的纹路连绵起伏。一沟一壑的重重叠叠,扭曲翻腾的如同抽象画派的杰作,引人无限遐想。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35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9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45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5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51 羚羊谷梦幻般的色彩令所有的游客在这里都是手持长枪短炮,而导游也乐意指点哪个拍摄角度最佳。但如果想拍到一张没有游客做背景的照片就得时刻紧跟导游,迅速的按下快门。因为美国游客自律性特别强,一见导游讲解、指点摄影,都会自觉离开镜头范围,待导游示意后才通过。所以整个行程里就不停地听到咔嚓声。当然,这也是大家来羚羊谷的主要目的,拍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5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https://ami00....php?fid=3753 羚羊谷的千变万化,每次驻足光线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景致。人很容易就沉浸在变幻莫测的灵光幻影中,目不暇接。因为印地安人规定所有团队在峡谷中的游览时间为1.5小时,感觉还没拍到满意的照片,规定的时间就到了,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羚羊谷。 实际整个羚羊谷分为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相距8公里,分别在98号公路南、北边。上峡谷印第安人称作 “Tse' bighanilini”, 意即“大水穿透岩石的地方”。下峡谷恍若开酒瓶的拔塞钻, 故称拔塞钻峡谷。我们游览的是上羚羊谷,下羚羊谷的景色更加漂亮。但从上羚羊谷到下羚羊谷还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时间所限,也就只能忍痛割爱。不过,看到了上羚羊谷我已经十分知足了! 返回停车场时,大家都兴奋地大叫“这增加的刀勒花的太值了!不枉此行!”而我就更加居功自傲,得意非凡,同时也为留在停车场车中的企业主Z女士惋惜万分,错过了这场视觉盛宴。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