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作业一 出处:心情小屋 时间:Fri, 28 Oct 2016 00:36:27 +0000 作者:ami000 地址:https://ami000.net/post/1785/ 内容: “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个巨大的宇宙,个人呱呱坠地于其中,对他而言,至少作为个体,这是个他必须生活在里头的既存的、事实上如铜墙铁壁般的桎梏。这宇宙强迫个人奉行其经济行为的规范,只要个人是卷入市场关系中的话。制造业者要长期背此规范而行,注定是要被市场经济淘汰,就像劳动者不能或不适应这样的规范,就会变成失业者沦落街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31页) 请结合你本人的经历或者对周围人的观察,围绕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认识,谈谈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小论文。 提示: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隐喻的手法,将“我”描绘为一个巨大的甲壳虫,不断地挣扎,但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样,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将人表现为巨大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工作对他的规训,使得他在结束工作后还保持流水线上的动作,最终被送入精神病院。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会有类似“无能为力”的感觉呢?是否也有一些由于资本主义原则而不得不完成的事情,或者一些无法挣脱的桎梏? 铜墙铁壁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文章中,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指的是近代资本主义。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的区别并不在于“盈利欲”,因为贪婪是人的本性。 韦伯认为发展近代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首先要克服的敌人就是传统主义。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提到,人们并非“天生”就想要赚得愈多愈好,而是想单纯地过活,过他所习惯的生活,而且只要赚到足以应付这样的生活就好。巨额的财富赚了来,但不放贷取息,而是不断投资到事业上;昔日安逸舒适的生活态度,让位给刻苦的清醒冷静;迎头跟进的人就出人头地,因为他们不愿消费,只想赚钱;仍想按老路子过活的人势必得节衣缩食。而且,在此至关重要的,在这类的情形里通常并不是什么新货币的注入,才带动了此番的变革,而是新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灌注了进来。 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因此,韦伯对资本主义的评价——铜墙铁壁: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个巨大的宇宙,个人呱呱坠地于其中,对他而言,至少作为个体,这是个他必须生活在里头的既存的、事实上如铜墙铁壁般的桎梏。 现代工业与科学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益处,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使现代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和传播等;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现代性包含了现代贫困与衰颓的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毁灭性一面已经超过了其创造性一面,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成为现代性展开的阻碍力量。现代科技、工具理性、物质财富等的极度扩张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使现代人生存在普遍压抑和奴役的“牢笼”之中。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了人的生存困境和道德困境。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将人表现为巨大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工作对他的规训,使得他在结束工作后还保持流水线上的动作,最终被送入精神病院。 在中国、印度、巴比伦,在古代与中世纪,都曾有过“资本主义”。然而,它们全都欠缺那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独特风格:赚钱,赚更多的钱,并严格回避一切天生自然的享乐。但在现代工业与科学产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却越来越具有完完全的独特风格全的超越:营利变成人生的目的,而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手段。 资本主义现代性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其中的矛盾、冲突和危机,并不能彻底否定现代性的道路,要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并充分实现现代性蕴含的能量。是要从现实中来寻求摆脱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出路,这也是当今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寻求的发展道路。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