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韶关市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龙胜摄影比赛”降下帷幕后,许多摄影爱好者意犹未尽,纷纷要求再次举办类似活动。协会趁热打铁,在7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举办了“瑶族风情”采风活动。

      一路穿州过省放下不表,在中午一点多我们到达了湖南省江永县,与当地文化馆馆长接上头后,我们顾不得到宾馆放下行李,驱车直奔千年古村----上甘棠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初识上甘棠


      上甘棠村在江永的层铺镇,是湖南省发现的创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全、延续时间最长的村落。这样的一个小小村落尽管养在深闺,远离文化的中心,但其实承载着的也是中原文化的印记。浓厚的文化气息从中原一路南下,在这里稍作回旋,就已经浓墨重彩,南岭稍作阻隔,所以广东的气候和这里相差不多,古村落的感觉却大大不同了。

      上甘棠村依山傍水,依据的是中原文化的风水学,村口就是一条小溪,不急不缓,绕村而过,河面上一座三门的石拱桥,资料记载,这座残桥名曰步瀛桥,建于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自建成不久即塌了一半,然而,这半边残桥却再没人去修,从那时屹立至今。此桥不时有坠石现象,而每坠一石,村中便出一名人。最近的一位是曾随张治中将军参加过重庆谈判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周翰宗。据县文化馆的蒋馆长介绍至今为止已出了120个名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步瀛桥,你走过,他走过,如今走来新的希望......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正是这残缺的断面,给上甘棠村带来了120个名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文昌阁建于明万历48年(公元1620年),是为了彰显上甘棠村历史上造就的11名进士、100多个文武官员的光辉所建,尽管陈旧破损,但却自有一股敦厚之风。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甘棠村的另外一处古迹是月陂亭,几十米长的石壁上的24方古代石刻。石刻绵延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叙事文和唱和、八景诗歌以及劝论文等,很好地保存了乡间的文化传统。这些石刻中以文天祥书法题辞的“忠孝廉节”最为有名。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甘棠村是唐朝由山东迁来的周氏族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村内的建筑保留着明清时代乡村民居的特点,全村分为10族布局,各户以天井组合形成住宅单元,体现着传统的宗族观念,民居多以红砖或青石建成,地上铺石板路,屋角有突出的马头墙,屋檐上装饰着彩绘与砖雕,说不上特别精致,但却有难得的不做作。
 
      一个随地而放的石墩,竟是宋朝文物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村口这一景,应该是我们这代人还记忆犹新的历史.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头上是一线天空,身边是斑驳古旧的老墙,小巷如同历史一般在延伸...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一桌一椅经历了时光的变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门楼彩绘与屋角突起的马头墙各呈异彩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飞檐翘首天空,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精致的花窗已布满尘网,但也掩盖不住它的秀丽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遥想女书盛行年代,聪慧内秀姑娘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就是从这袅婷而下的吗?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这条巷叫做挤女巷,宽窄只能容下一人通过,是当地女孩子出嫁时的必经之路.

  缘何要由此巷经过,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未能做进一步的考究.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大户人家的门楼与石鼓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高大起伏的封火山墙和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房昭示了上甘棠村明清建筑群的壮观。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甘棠的原汁原味的乡村模样,让人更有心情欣赏这自然中的古村,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到这拍摄日出的景色!

    

上甘棠的晨光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晨曦中浣洗的农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日出而作的农夫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镜头中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谢沐河水孕育出如此灵美的女孩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忙碌的同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mi,你把镜头对着哪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走进女书岛


    从千年古村出来,我们来到了女书岛.女书诞生在江永县上江圩镇,普美岛是女书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女书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女书的产生最远可追溯到南宋,但其发明者为谁,却一直是个谜,甚至可能永远是个谜。女书就像一门手艺由母亲传给自己的女儿,是女人之间用来抒发感情、交流想法、记录琐事的文字。女书在本质上是一种诉苦文化。这里的妇女历来有结拜姐妹风俗,女书就成了她们之间联结感情的纽带。她们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有苦憋在心里,而是通过女书倾诉出来,姐妹们互相安慰,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因而凡是学过女书的妇女心态都极为乐观,大部分能活到90岁以上的高寿。


      普美岛是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被潇水紧紧地拥抱着。

    岛上密布的枣树衬出了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潇水中点缀着的渔船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岛上的古树历经千年的风雨依然苍翠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水浅之处还需赤足涉水而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是快乐的黄蓉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普美村用它来欢迎各方游客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纤细秀美的女书讲述着女人们隐秘的内心世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女书现在面临着传承危机。因为这种“母传女、老传少”的传承方式,在现在女孩子纷纷获得受教育机会的年代,是难免受到制约.加之“人死书焚”的习俗,女书作品一般都要作为殉葬品随葬或焚化,得以保留下来的作品是少之又少,女书正濒临消失的边缘。

    这些高银仙老人留下来的真迹就显得是那般的弥足珍贵!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品味千家峒


      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怀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 传说中的千家峒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千家峒是天下瑶族的发祥地,它被认为是瑶族同胞的家园,是瑶族的“根”,是世界瑶族同胞神往的圣地。瑶族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迁徙史,一代又一代的瑶胞们几乎都是唱着《千家峒歌》走上迁徙之路的。

      在历代文人骚客的文笔下,千家峒是如诗如画的美叹.而我们采风团到达的时间正是高温酷暑的正午时分,考虑到大部分高龄团员体能所限,只好将此行程压缩到最短时间,因此瑶族文化、千家峒的美无法细细品味,只能浅尝粗酌.

      千家峒瑶民与元朝官兵生死抗衡的古战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狼牙犬齿般的岩石成为瑶民最好的防护屏障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酷似战马昂首嘶啸的岩石,仿佛坚强地见证着千家峒的沧桑变化岁月轮回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就是这个葫芦状的小小盆地,却蕴藏了千千万万瑶民的返乡之梦

    作为天下瑶族的发祥地,千家峒是全世界300万瑶民梦绕魂牵的故地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们沿着现代公路走进了瑶山,走进了瑶家......

    在路边的一户瑶民家中,我们提出了休息的要求,热情好客的瑶民特意煮制瑶茶款待我们.面对着纯朴的瑶民,我明白了宋、元之际的官差入峒征收粮饷为何会久留不归,

    庆幸的是我们身处现代化的世界,一旦哪个官差盛情之下久留不归,一个电话回去,便不至于官府误认为官差被杀,于是派兵围剿,逼得峒内瑶民纷纷出逃,背井离乡,流散到全国南方各地大山中去。

    呵呵呵...不过在现代化的世界,会有那一个官差愿意入峒征饷呢?又会有那一个官差愿意久留不归呢?还会有哪个官府会为了一个官差而派兵围剿呢?


     两位瑶家妇女为了让我们喝上一碗油茶,在炎炎的晌午,对着熊熊的塘火,挥汗如雨地一丝不苟地炮制。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墙内开花墙外香


  老摄影家协会在韶关多少已是有点名气了,但这次的采风活动却把协会的名气在省外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虽然协会只是个民间组织,但这次活动的程序却是按照官方形式进行的。协会与江永县文化馆取得了联系,在得到县文化馆的肯定答复后才确定了日程。

  在到达江永县的当日,县文化馆馆的蒋馆长带领馆员,并同县电视台的记者陪同我们一道去上甘棠村采风。蒋馆长是第一次接待我们这种民间组织,对这种自发的采风活动十分感兴趣,在江永的两日一直是全程陪同,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

  第二天晚上,江永县电视台播出了“广东省韶关市老摄影家协会采风团”采风上甘棠村的新闻,这下我们都成了江永县的名人了!电视里张老师与黄蓉闪亮登场,到底是领队和才女啊,只见两人淡定从容,落落大方地向全县人民介绍我们的活动与采风情况。尤其是黄蓉,谈笑自如,最后那迷人的一笑,让所有的观众都不禁随她开颜。

  电视刚播完一会,宾馆的服务员就跑到我和黄蓉住的房间里来看真人了,正好黄蓉去了卫生间,我真想硬着头皮冒充一下“我就是黄蓉”,再想,就算黄蓉愿意让我冒充冒充,满足满足我的虚荣心,那人家大山还不乐意呢,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是黄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去到江华县,路过一个小瑶村时,一个在门口闲坐的男人突然开口问道“你们是广东韶关的吧?”我十分奇怪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男人笑容可掬地回答“我昨晚看了电视了,那里面有你,我认出来了。”咦,江华这里的人也知道我们耶,刹时间,心头涌上的统统都是虚荣感......忽然间觉得这男人显得那么的可爱哦,呵呵呵......咱们也有了追星族了,做名人的感觉真好啊!

  再见黄蓉,我一脸诚恳地告诉她,幸亏有你和张老师,让我们大大地做了一回流星,快速地闪亮了一下,也强烈地满足了一把,跟着你们真好!大家也都颇有同感:我们成名了!

    刚拍完这张照片,一转弯就见着了将俺认出来的村民,这是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啊!

    呵呵呵......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走马观花江华境



  按照活动的安排,第三日我们来到了江华县,江永县的蒋馆长热心地帮我们联系了江华县的文化馆盘馆长。一见面才得知原来我们想的拍吊脚楼,现在在县城附近已难寻它的踪影,只有去到山里才能看的到。可江华的山路汽车无法通行...

      客随主便,我们只好听从盘馆长的安排,在县城附近找些可拍景点。蜻蜓点水般的拍摄几乎没能留下可圈可点的作品。从新县城到旧县城,一路驱车所到均无所收获,只能如此安慰:权当是到此一游。

    县城里实再提不起我拍照的兴趣,只有街头这景让我按了几次快门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哇,还是个赤足大虫啊!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江华的吊脚楼看不到好的,我们决定当天赶回广东,到连南再探瑶风。途经涔水河水库,灰蒙蒙的天空开始飘起雨来。水库边无名小村的吊楼内有一个美丽大方的小MM,这可是我发掘的新星,并且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花江镇上的小饭店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多人,老板听着我们七嘴八舌地问菜式,不知应该如何回答,更不知该如何招待我们.在江华折腾了大半天没收获,大家忽然把兴趣转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上来,一致决定罢免饭店的大厨,由刘校长和黄蓉担当团内大厨,大山和Ami充当小工,为大家做出一顿丰盛的午餐。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展示刀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老板娘大厨被赶到外面当了个烧火工,找着个机会,老板娘问我“你们是什么人,出门还带着两个厨师啊?”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锅铲上下飞舞间,一盘盘美味佳肴摆上了桌面

      重点要夸夸我们的黄蓉,的确十分了得,真可谓:出的厅堂,入得厨房

      最让人羡慕的是,大山这小子怎么找到的这么个文武双全的好媳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好一顿午餐,把小饭店里的存贷一扫而空,结帐时竟然价格不菲。大山预测,下午这小店一定会关门,说不定还会贴个告示:东家有喜,暂停营业半日。
内文分页: [1] [2]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中华行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5152)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