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而来的本地采访

[| 晴 2014/12/17 18:49]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牛鼻村儿童图书室的名声从默默无闻到远近闻名,上至中央电视台,中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下至韶关电视台、《韶关日报》、《韶关电视报》在这两年中轮番的报道与宣传,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是频繁。这当中,最令人奇怪的是当地媒体却一直毫无触动。并不是指望着仁化县应该如何重视,可毕竟这是立在家门口的招牌,能够无动于衷,而且熟视无睹,不得不令人感觉十分的不正常。这个周末,仁化电视台进村采访....

      

工作人员进村时,恰好遇上图书管理员们在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写收条,摄影人员拍下了整个过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记者与摄影人员拍摄了图书管理员们整理图书、读书的画面。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对每个图书管理员的采访用时颇长,记者想不到的是,农村孩子们面对镜头的淡定与从容,回答问题的准确都远远超出了许多的成人。记者不由地感叹“说的真不错!”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仁化县从政府到民众,对乡村建设的理解确实与有识之士相差甚远。尤其是政府部门,从官老爷到普通干部,绝大部分的观念仍然固守在“远古”时代,官僚作风更甚,领导干部的假大空作派令人无奈。

      记得前年广东电视台的郭老师在村度假,县电视台的大小领导闻风而动,纷纷进村探望。当他们陪着郭老师深入老村时,毫无感觉地高高在上地巡视着这个破败的小乡村,拔脚就走的态度完全流露在脸上。他们无法理解这么一个落后的小农村,为何会有这种傻子愿意进驻,更不明白傻子在村里的所作所为。

      当牛鼻村儿童图书室名气渐增时,依然触动不到他们固化的思维,他们理解不到读书对乡村儿童的将来产生的影响,图书室对农村文化的基础铺垫作用。他们需要看到的是,此时的效应,尤其是经济效应。未来的遥远,根本不愿意为之付出。

      也许他们看来,一个小小的农村儿童图书室受到各方重视,不过是吸引了一帮城市傻子的注意力,这种不能带来效益的事情,根本不具有新闻价值。有这个时间,不如跟随领导的足迹,宣传报道领导的动态,更容易产生最直接的“效益”。

      如果单纯从宣传效应来看,牛鼻村儿童图书室能够上中央台、广东台、韶关台,能够刊登在各级报纸上,这种力度,根本无所谓一个县级媒体的加入与否。但我既然立足牛鼻村,就是在仁化县的地盘上,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对当地的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村儿童的读书活动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社会上都普遍认同,足以说明这样的事情是件好事,而为何对当地却没有产生丁点影响。这就如同一个舞台搭建在你的家门口,每天歌舞升平,吸引了四里八乡的人群来观看,可开门对着舞台的这家人却从不看上一眼,更不停留,这就不得不让人理解为这家人要么是聋子,要么是瞎子,要么就是心智有问题,否则不应该是这么一种态度。

      这次县电视台两位年轻的记者进村采访,完全可以随便应付和糊弄她们交差了事,但牢骚话归牢骚话,真正做事时还是要用认真的态度。与对待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韶关电视台的记者一样,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希望这两个小记者能够理解公益活动的内涵,做出一部有质量的电视节目。
      
by ami000 | 分类: 村民日记 » 图书室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3489)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