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行----新县古村落

[| 晴 2014/04/02 18:21]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周末,我们选择了古村落线路,去探访正在进行农村改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村。

西河村

      西河村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在明末张氏宗族从江西迁至于此,之后便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人丁兴旺。该村依河而建,山环水抱。河两岸古木参天,自然环境优越。西河村背靠青山绿为屏,面朝西河水绕村,是典型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同时村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头有几百年古树临水垂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近年来地方政府才开始重视古民居,对一些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开始进行抢救性保护。因此西河古民居开始正式进入外界的视野。2013年西河古民居被信阳市评为首批四个古民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西河村内有土砖、砖石结构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也有宗氏祠堂等礼祭类建筑,自明末以来的建筑历经朝代的替换,战乱的洗礼及文革动荡的年月和现在大拆大建的年代中,丝毫没受影响。除了少数房屋因未修理而快成为危房外,其他的依然坚固。人文气息深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村内有的农户正在进行传统民居修复改造,按照绿十字的老旧危房改造理念,老砖老瓦还要用,按原样修复。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西河村基本上全村为张姓村民,宗族意识较为深厚,张氏宗祠建筑更是一绝,内部结构设计独特合理,外观雄伟。村里的老人热心讲解着村里的历史,说起清朝时期有张氏名池人士官至道台,更是津津乐道。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张氏宗祠因为文革的破坏,祠里已经没有留下太多的文物,室内空旷,墙壁上还留有2013年9月第二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颁奖横幅。门楼上放着村里老人们备下的棺材,一进祠堂大门,游客们便“官运当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西河村的农村改造建设是以绿十字的“把农村建设的更象农村”理念为宗旨,县政府支持村公路、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自筹资金进行房屋维修和环境综合整治,个体企业注资金投入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西河村开展传统民居修复改造,打造豫南特色传统民居村落,将西河建成村容整洁、生态优美的新型农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按照古村开发规划,改造后的西河村古朴的村落环境会更加优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考察、休闲度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周河乡毛铺村

      毛铺古民居群保存比较完整,规划科学,排列整齐,是豫南古民居建筑典型代表。整个村落背(北)靠打鼓寨,面(南)对毛铺河,由东向西一字排列,东西长370米,南北宽60米,前后有三层院四进房屋,共计大小房屋300余间,古民居为青砖灰瓦,龙门架结构,歇山顶山墙。东侧彭氏宗祠,是古村落最主要的建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毛铺村由楼上、楼下两个村民组构成.是明代晚期彭氏家族由江西迁此繁衍而成。整个古村占地约五六十亩.村前小溪古桥.村后山秀竹密.是豫南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结构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村口西头建有彭氏宗祠,现今村民仍大多为彭氏后裔。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丁李湾村

      沿着古村线路最后来到八里畈镇丁李湾村。丁李湾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有“李氏庄园”之称。当时田地1万多担,遍及光山、新集一带,房屋多达11排,600多间,每排三套,每套正堂三间,厅房(客厅)、倒厅、左厢房、右厢房融为一体,共一门楼,整体结构长700余米,宽50米。清朝道光年间,丁李湾达到巅峰,人口多达800人,庄园集中居住600多人。“李氏庄园”远近闻名,规模宏大,人气旺盛,盛极当年。

      我们到达丁李湾村时,正遇上村里清理村前的池塘,塘里的水已经全部排空,没有了水的衬托,整个村庄显得几分苍凉与衰败。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丁李湾依自然山势而建,布局合理。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木等组成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文化景观。三面环山,一面邻水,村落前两口大小不一的池塘,形似一轮弯月,故名“望月塘”(又叫月儿塘),有深奥的古风水含义。听村内老人讲,文革前,整个村落以古围墙为界, 在东西南北四方建有四道大门,门内隐蔽处开有枪孔,大门侧建有两层古式岗楼,属村落居民聚众议事、聚会、联欢的场地。一楼是会议室、会客厅,二楼是绣楼兼观风台,平日里一楼是村落男丁把酒言欢的之所,二楼是女子吟唱绣花之地。非常时期,一楼为战前指挥部,二楼是放风辽望台。四座大门与民居紧密相连,村落内“两纵三横”5条巷道将民居进行分割,巷道地面以青石条,青石板铺路,错落有致。石板下面是排水系统,阡陌相通,家家户户都养几只家龟,用以清理排水沟。里巷布局巧妙,外人入,如若大迷宫,内设防护门、掩护门、逃生门,一应俱全,家家相连,户户相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新县处于豫、鄂、皖3 省的交界处,不同文化圈中民间技艺的碰撞、交融使得豫南山地传统民居的形式不同于河南其他地区,呈现出一种“类徽派”民居的婉约气质。聚落布局上,多呈现血缘型村落的特征,各户村民间为亲属关系且多保存其姓氏完整的族谱;空间布局上,自发形成以宗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的模式;单体建筑上,依山势、地形,灵活布置多种平面组合形式,一般保持坐西北、朝东南,若因山势走向或其他问题没有达到要求,则要使大门偏侧某个角度来进行弥补;建筑形态上,灰色小青瓦、冷摊屋面形式、涂上白灰的夯土墙体、狭长的天井内院,风火山墙,映射出徽派民居的影子;结构形式上,梁架形式多样,大体上均为抬梁式,局部使用穿斗式结构,是一种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过渡类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丁李湾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青石做门枕、门框,水磨青砖夹土料做清水墙,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歪门斜道”说的是因山势走向或其他问题没有达到坐西北、朝东南要求,则要使大门偏侧某个角度来进行弥补。“歪门斜道”民居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三房两厅为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行走在村中,婉转的歌声吸引了我们。原来是婆媳两人一边摘着野菜,一边唱起当地的民歌。当我们把录制的视频放给她们看时,婆媳俩开心地放声大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村里的老人十分和善,饶有兴致向我们讲述古村的传奇故事。丁李湾始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因李姓无嗣,抱养丁姓外甥,其后人居住此地,得名为丁李湾。清朝道光年间,丁李湾出一名人叫李维屏,号树人,字维屏,官任四川隆安知府。李维屏知书达理,每次从外地回来,骑着高头大马,随从人员前呼后拥,非常气派。但每次走到三里岗,距村庄5里地时,他立即下马、摘枪、换服,素衣、简从、步行回家,从不在家乡人面前炫耀自己。“做官不从家乡过,八岁孩儿呼乳名”,被后人广为传诵。

      这不由地令人想起新县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但这些高级领导在建国几十年中,从未为家乡谋私利,要求特殊待遇,家乡百姓仍是过着俭朴的日常生活。这一切,与当今许多当官只为谋私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贪官相比,是多么的令人肃然起敬。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一天的时间,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三个古村落,翻看画面,才能慢慢地感受她的质朴、真实,而这种质朴与真实正是现代社会中弥足珍贵的那一份纯净。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中华行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5554)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