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 晴 2014/02/03 20:34]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节日,是一个相聚的守候,它意味着团圆。近节情怯,在沉默中安静地等待,等待年初四的记忆伴着时光而来。有时候,回忆也是会断的,它戛然而止在某个情节上,断片在五年前的年初四中午,在ICU门前,在那张冰冷的“死亡通知书”上。年初四,是父亲的忌日。因为这个日子,春节,成为一个人生无法逾越的坎,一个无法充满喜庆的日子,一个缠绵着心里的痛楚与牵挂。

      五年过去,回忆仍是一道残酷的伤疤,无法面对,即便轻轻抚摸,也会感到丝丝揪心的伤痛。五年过去,话题仍是无法提及父亲,瞬间依然失态。时间是最好的稀释剂,许多人劝慰过的一句话,只是不知,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真正稀释这份情感,才能从容面对。

      春节前,电视台做新闻采访节目,主题是春节期间的旅游。不无遗憾地答复记者:过去从未在春节期间出游,春节是守在家人身边,团圆的日子。只是五年前才开始春节外出,但也是过完年三十才出门。记者希望从五年前开始节日出游为话题,深入展开。干脆地拒绝了这个要求,我不会把自己的私人感情公开为大众的娱乐话题!

      因为采访牵扯出来的春节话题,又一次地陷入内疚。结婚以后,父亲坚持中国的传统思想:嫁出去的女儿应该在婆家过春节,年初二才能回娘家。结婚多年,没有在自己的家里与父母过过一个年三十,每年春节都只能在年初二,才能理直气壮地在娘家住上一晚。

      刚刚结婚时,与婆婆的关系还未融洽,总不想在婆家过年。一向父亲提出回家过年的想法,父亲便严厉地训斥:你是中国人,就要守中国人的规矩,哪有婆婆健在,跑回娘家过年的道理?我可不当那种没家教的爹!我更不想有个缺家少教的女儿!老老实实在婆家过年,守着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由于父亲的坚持,结婚以后,从来没有在娘家与父亲度过一个年三十。就在父亲住院的几年中,也是在韶关过了年三十,年初一的早上才匆匆赶往广州。父亲逝去,每每回想到父亲在世的最后一个春节,没有陪他度过最后一个年三十,不由地追悔莫及,悔恨不已!

      五年前的今天,生我养我的父母都走了。这世间,除了父母,再没有谁会一生一世把我放在心上了!再也听不到那暖暖的喊我的小名的声音了!父母走了,再也没有谁会心无杂念地对待我了!

      老舍曾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父母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父母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by ami000 | 分类: 亲情点滴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2095)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