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马赛族部落

[| 晴 2012/08/27 21:27]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生活在茫茫的马赛马拉草原的主人,除了野生动物,还有马赛族人。马赛人(Maasai),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马赛族男子个头细长,长相较帅,表情略带傲慢,曾被西方殖民者称为“高贵的野蛮人”。在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他们身穿红色方格披巾,手持独特手杖走在荒野。

      马赛人骁勇善猎,按照逻辑,马赛人生活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善于捕猎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马赛人人不仅不狩猎,甚至只是在庆典的时候才吃肉,而且从来不吃包括鱼类在内的野生动物。对自然的崇拜使他们远离了狩猎。马赛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们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马赛人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他们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马赛人把牛群看成生命,在夜间,牛群关在村落里,甚至和主人共居一个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犊,大孩子则赶着牛群去较远的牧场。正是由于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这片土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部落酋长的儿子,代表酋长和部落欢迎我们的到来。小伙子一表人材,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游客介绍着马赛部落的风土人情。有趣的是,正在用英语介绍着,突然帅哥扭头对站在边上的人,用字正腔圆的汉语问道”你叫什么?“所有人的思维都让他带在英语区里没回汉语区呢,刹那间都没反映过来,停顿了好一会,所有的人才惊喜地哈哈大笑。大家纷纷夸奖他中国话说的真好,刚刚翻译成英语告诉他,谁知他竟然又是一句标准的中国话”马马虎虎。“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们2号车的司机莫卡卡拿起牛角号,以为自己能够吹响。牛皮不是吹的,牛角可就是吹的了。谁知道,莫卡卡鼓足腮帮子,用尽吃奶的劲,啥声音都没有。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的兽皮帽看着好看,戴起来才知道,简直就象在脑袋上扣了块石头,沉甸甸的。我们团队的小帅哥和小美女戴着脖子都快直不起来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穿红是为了吓走野兽,因为部族男人终日在野生动物出没的热带草原放牧,常有野兽袭击。兽怕“火”,以“红”代“火”。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男女外部装束的共同点有三项:一是出门多带经长期抚摸而变得十分光滑的圆木棍或标枪,即使在大城市乃至首都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没人过问,这是政府的特许,其他任何部族均无此特权;二是大都把耳廓孔洞拉得很大很长,穿过一个拳头绰绰有余;三是出生后都要拔掉两颗下牙,既为美观,又为生病痉挛时灌药方便。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小美女的爸爸曾经来过非洲,清楚部落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临行前,特意购买了一批学习用品带到非洲,进行国际援助。村干部得知有扶贫活动,立刻召集了村里的孩子们排排坐,分果果。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走进马赛人的村庄,马赛人的房子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圆环,圆环外用带刺的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圆形篱笆,每个村庄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我们参观的这个村子属于一个比较大的部落,有近三百人生活在村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的房子,全都就地取材,顶是用茅草和树枝铺成的,墙是用牛粪和泥巴糊起来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的传统的屋子像倒扣的缸,开一个很小的门,人只能弯腰才能进去,这样,主人可以在家里方便地刺杀试图进入屋内的人。进入马赛人的房子里,牛粪的臭味扑鼻而来,里面暗无天日,好一阵仍是两眼一抹黑,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幸好背囊上挂着户外照明小灯,扭亮了才看了个昏暗的模样。只好大概对着方向,借助闪光灯拍了几张照片。翻看相机才算知道房子里面的居住条件。

      屋里没有家具,更不要说什么现代化的用品和电器。房间的两旁,一旁由父母住,一旁给孩子睡。床上铺着生牛皮,光线从土墙上巴掌大的小窗透进来。真难想象平均身高近1.9米的马赛人平时如何在这么局促、脏乱的屋子里生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在热带大草原上,这样的屋子根本抵挡不了日晒、雨淋和白蚁破坏。以至于非洲部落居民不停地盖房、迁居、补墙、换柱、加草。再加上十年左右一起迁移一次,花上三个月就要建成一个新的村子。马赛女人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盖房子。

      当地领队提问:马赛人盛行一夫多妻制,知道为什么马赛人的老婆们不内战吗?原因就是,一个女人忙着盖房子很辛苦,男人再讨回一个盖房子的帮手,减轻了劳动,多好的事呀,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怎么会打起来呢。讨的越多,帮手就越多,盖起房子来就越轻松。所以,马赛人的妻子们是极少发生战争的。这不象有钱人家的多妻制,都是各打小算盘,想着怎么多分些家产,自然就会相互猜疑,争宠,必然导致内战爆发。

      不论真相如何,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哦。劳动最光荣啊!马赛人的老婆是讨来干活的,不是享受的,谁也没听说过干活还干出来争风吃醋的嘛。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进到村中央,村里的妇女们闻风而动,纷纷赶到中央的空地上,合唱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非洲歌曲,载歌载舞地举行欢迎仪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这是村里最美丽的女人,据说是因为黑。美,以我们东方人的审美观来看,并不觉得。黑,到是发觉这美女黑的的确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皮肤黝黑细腻,犹如绸缎一般。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欢迎曲罢,马赛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蹦高,开始了。马赛人的立定跳高也堪称世界一绝。这也是与野兽打交道训练出来的生存技能啊!由于他们生活的荒原上常常找不到树影和山丘,登高眺望便成了一种奢望,于是他们就跳高望远,以目测四周的危险。跑得快,跳得高,历来就是马赛人对勇士的认定标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着马赛人他们精瘦的双腿,动如脱兔,跳如蚱蜢。脚底就如同安了个弹簧一般,嗖嗖地上窜。而我们这些人就象脚下挂了铅坠似的,只能离地丁点,只好自嘲“太胖了!地球的吸引力太大了!。

      孩子们对这样的表演最感兴趣,马赛人笑容可掬地尽量满足大人和孩子们的好奇,友善地陪着孩子们合影、戏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双脚并拢,原地往上跳,身体要笔直地不断地往上跳,这是马赛人跳高的标准。小帅哥估计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博美人一笑,标新立异地表演了一个空中双脚交叉的“花样跳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小帅哥很有成为马赛部落形象代表的可能性,特别乐于出镜,而且在镜头面前收放自如,"蒲士“摆的那叫个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接下来马赛人表演了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节目:钻木取火。马赛人用两种特殊的树木,软的一个做成小板,硬的一个做成小棍,用棍在板上旋转,地下垫着锋利的刀,旋转的速度很快,有时还换人接力旋转,在高速摩擦下木板开始发热发红冒烟燃烧,然后把它放到干草上,加上轻轻吹气,点燃火种,火就着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玩火是人类男孩子的共同顽性。表演完毕的火种刚刚扔到地上,边上的小男孩就立刻捡了起来,拿在手上玩上了。只是不知道马赛人的家长会不会和我们中国家长一样,警告孩子”玩火晚上睡觉会尿床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欢迎仪式结束,节目表演完毕,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购物“时间。马赛人在村里开了一个简陋的商品市场,摆放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和马赛项链等。据说也有珍贵的动物皮骨、牙齿之类的东西。村民们都游刃有余地掌握了推销各类商品的技巧。还据说,可以物物交换。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在自由市场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走出市场,将镜头对准看热闹的孩子们。本来小男孩的侧面可爱、自然,谁知一边的哥哥发现了动静,强行扭着弟弟头面对镜头,结果小男孩顿时大不自然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穿的鞋子一般都是用轮胎割开做成的,这双鞋却不知道是用轮胎的哪个部位做的。正盯着鞋看,鞋的主人把脚往前一迈,神气地说“new model!”即时把我给听愣了,幸好这new 咱是听出来了,一下子明白了这份幽默,不由地哈哈哈大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喝牛血,生吃动物内脏、骨髓的马赛人,体格看起来勇猛彪悍,黝黑的肌肉在阳光下发出亮光,这才明白中国古代说的茹毛饮血不是假话。看到他们,便会自愧东方人种的虚弱体魄,更加明白了“东亚病夫”不是毫无道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临别前,村干部抓紧时间向小美女的爸爸学习中国话。非洲黑人都比较有语言天赋,汉语说的都比较字正腔圆,不象白种人发出的怪腔怪调。村干部反复发着”陈“这个音,还顺手在地上捡了根小木棍,在胳膊上写下”CHAN“,向小美女的爸爸请教拼写的是否正确。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成年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放牧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留在马赛马拉地区的人则利用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地利”条件,加入到旅游服务业的洪流中。保护区附近的饭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中,经常可以看到特点鲜明的马赛服务生。

      旅游业已是这个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从村干部到村民,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再也不是那个 ”不能再拿书本了“的时代了。



      现代生活正在不断地渗透这个古老的部落,现在的马赛人后代已经不是只以放牧为唯一的生活内容,马赛人已经走出原始部落,融入了现代社会,一群孩子们正在村口踢足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在非洲辽阔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只是希望马赛人不要象中国这样的改革与发展,把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统统摒弃,急功尽利,唯利是图。走上一条扭曲的发展之路。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海外行 | 评论(4) | 引用(0) | 阅读(15401)
feyb9389 Email Homepage
2013/11/01 23:20
zan  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是没有这些经验,任何才思敏捷......69
jrtrtyrt45 Email Homepage
2013/06/12 04:05
zan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清晨,轻推开窗,微闭双眼,嗅着夹杂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享受迎面缓缓清风轻拂过脸,心情顿觉欢畅。认真的刷牙,洗脸,护肤,戴上隐形眼镜,换上漂亮衣服,对着镜子,拍拍脸蛋,微笑,自信满满的出门去。  原来,忘记会让人感到心安理得,自信可以让人变得魅力四射,没有必要沉溺在无穷无尽的思念中,沉迷于思念那个曾经的那个人多么温柔,多么好,一遍又一遍地听着他推荐的歌,泪流满......48zan
mpar8587 Email Homepage
2013/06/10 23:46
zan  国色生枭 第七四零章 雨夜 最新章节 全本 免费   次日一大早,旭日初升,楚欢立于船头,江水绵绵,不知不觉中,已经穿行在山川之间,两岸都是层峦叠嶂的峰峦,密密麻麻的树木虽然已经落叶凋零,却依然覆盖群山,如同标枪一样挺立在泾江两岸,两岸边上杂草荆棘都已经干枯,芦苇丛也是枯黄。</p>   楚欢昨夜修炼了大半夜的《龙象经》,他已经突破了照轮、浮尘二道,如今正在竭力修炼第三层净土道,比起之前两......55zan
五斗米
2012/08/30 16:35
出生后都要拔掉两颗下牙,既为美观,又为生病痉挛时灌药方便……

天呀~这……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