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女

[| 晴 2009/06/04 22:13]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完最后一集《大院子女》,时针已经指向半夜二点,仍然沉浸于剧中的情节不能自拔......《大院子女》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从“文革”过渡到改革开放这一特殊时期,军区大院里十个年轻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发展……观看第一集时,就被剧中内容深深地吸引:熟悉,除了熟悉,还是熟悉!

      《大院子女》虽然说的是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但是在大院里成长的子女们,经历的都是如此的相似,曾经都一样有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学习,一块玩耍,不分彼此,一块长大,那是一段多么令人怀念的美好岁月。大家都潜移默化的被大院里一种特有的文化薰陶着,被大院里特有的凝聚力所吸引着,每一个孩子都深深感受着大院里的温暖。大院里的热闹,白天是一家人,只有熄灯才被各自的大人叫回家里,天一亮,广播喇叭一响,大院里的孩子们就又开始新的一天。因此一个大院长大的伙伴,结下的友情永远都是那么的无私而纯洁。《大院子女》让我不禁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那是一个很单纯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总是充满着助人为乐的精神,男女之间也特别的纯洁,特别的无邪。

      在那八一大院里发生的故事和我从小生活的大院是有差别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那样相似的大院里,我们大院的一大帮子孩子,也和章卫平、乔念朝、马权他们一样做过相同的梦,玩过一样可笑的游戏,也雄赳赳起昂昂地干过一些自以为“不平凡”的“伟大”的其实是极其稚嫩的事情。“司令员”卫平的振振有辞;“政委”马权的煞有介事;以及非拉满身绑着绷带被绑在担架上当伤员;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和空军大院的孩子门抢打枣树;在废旧的飞机旁喝酒发誓“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看电影时跟着大声叫喊“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这一切都太真实了!这一切都和我们大院的孩子们太相似了!


      大院里,一群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花季年龄的孩子们懵懂新奇地迈开了自己人生的步伐。他们始终保持着血热气盛不服输的劲头,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努力坚守火种不灭。单纯,善良,无私,狂热,有激情是他们的共同本质,还有着与生俱来的拯救一切的满志踌躇。从无忧无虑释放天性的少年到逐渐成熟的青年到而立之后的中年,从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的勇敢和冒险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中还要为生存担忧的一般青年所没有的。而多年后,经过岁月的磨砺,他们改变了对社会对人的认识,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却最终保留下了一份心中涌动的激情。

      十个大院子女,十种人生之路:乔念朝继承传统,通过努力成为特种兵大队长;章卫平顺应时代,下海经商激流勇进;章向平正义凛然,最后战死疆场……其中章向平和乔建新的情感爱情可歌可泣,乔念朝和马菲拉无私的爱情和生死相助的情感也感人至深。这些在军事大院长大的孩子和我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成长背景,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们各自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乔念朝与刘双林在大院相遇,刘双林说:我一直有个疑问,那次乔副参谋长到底跟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要去养猪?乔念朝说:他只是提醒我是一个军人的儿子。刘双林露出了一脸不解……大相径庭的家庭背景,文化素养,成长环境,学识心态,在不同环境成长的人所受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的熏陶必然导致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剧中方玮和刘双林的婚姻失败是必然的,章卫平和李亚铃最终也是分道扬镳的结局。

      看完《大院子女》,让我再一次地感激父母,给予我良好的成长环境,贯穿整个童年、青年的点点滴滴生活细节,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观念,更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能够保存着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


by ami000 | 分类: 随笔散记 » 观读感 | 评论(4) | 引用(0) | 阅读(3611)
曾经楼兰
2009/06/16 11:42
向可爱的AMI000致敬!
92
2009/06/10 10:59
:)成长啊,各有各的美好~ 呵呵
黄蓉
2009/06/08 11:48
那个样板年代里,大院以外的人也都是这么生活的,因为不允许有其他的样本,
伙伴
2009/06/06 15:51
我们这些孩子的确要感激父母!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