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宰相张浚、学者张式,明代诗人屈大均,清代学者翁方纲等文人雅士、墨客骚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墨迹和碑记。在唐代,广东中进士者38人,连州就有12人,占近三分之一;及至宋代,连州又连续出现了进士72人,如北宋时期,广东中进士者127人,连州就占了43人,以至广东科举考场上有“连州科第甲通省”之盛誉。

      连州中学始办于1882年,1902年改为连州中学堂,是当时全国最早实行新学堂制度的中学之一。1926年,连州中学成为粤北地区第一间男女同校的中学;1938年,连州中学成为粤北地区第一间完全中学;1939年,连州中学获批准成立省立中学。

      七九年,因父母工作调动,新单位成立之初未建子弟学校,我便留在连县,在连州中学借读了一个学期。读书阶段,我因父母的工作调动借读过很多学校,曾经创过一个学期换了五间学校的记录。迄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一所县办中学的文化底蕴、建校时间、校园规模能够超过连州中学。

      在连州中学读书期间,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触摸到历史。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时常会向我们讲述着课本外的知识,就是此时,我闭上眼睛,脑海里都能浮出老师说起韩愈、刘禹锡那激动的神情,果断的手势。尤其是谈到刘禹锡任连州刺吏时兴学重教的开化之功,引用《连州志•名宦传》中对刘禹锡的评价“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那饱含着深情的语气。老师对刘禹锡推崇备至,背诵起刘禹锡在连州创作的诗歌、散文朗朗上口,象《连州刺史厅壁记》这么长的文章,竟然能一口气大段大段地背诵。

      春节前老大来到韶关,在见面会上,老大重点讲到了刘禹锡,当时倍感兴奋,原来老大也对刘禹锡钦佩不已。老大用他浓郁的江浙腔吟咏《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老大讲解了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郎州,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的历史背景。当时我很想插话“刘禹锡首次被贬时,先是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为朗州。再度遭贬的地方仍是连州,任连州刺史四年有余。”

      讲解完《玄都观桃花》,老大继续讲解《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老大极为赞赏刘禹锡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老大接下来又提及了《陋室铭》,大加赞赏刘禹锡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只可惜,太多的人只是当个故事在听,尤其是自以为是的人,不去了解历史,并不知老大的真实用意,枉费老大一片貌似随意的刻意,而我也只能心领神会,理解老大的良苦用心。

      连州中学校园内古木参天,山石嶙峋,茂竹映湖水,石径曲折通幽,是一片清静的读书之地。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校园内的石崖之上端然伫立着吏隐亭,当年刘禹锡在此筑亭名曰“吏隐”,取“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之意感怀言志,撰《吏隐亭述》记之。

结构得奇势,
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
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
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
回眸情更深。


       时至今日,经过漫长岁月的消蚀,刘禹锡留下的具体遗迹已很难找到“真迹”,这座吏隐亭是90年代连州中学开发研究燕喜文化时循址重建的“吏隐亭”。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吏隐亭左近不足百米,石崖之上有一处“十咏亭”旧址,为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连州知州陈奕为纪念刘禹锡而修建的。如今十咏亭已毁坏,原址仅余三个厚重石墩。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散布在校园内的六亭三堂及数十处摩崖石刻,为百年连中增色添彩。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飞练瀑
晶晶掷岩端,
洁光如可把。
琼枝曲不折,
雪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
叶动承余洒。
前时明月中,
见是银河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燕喜亭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燕喜亭建于唐代贞元年间,距今一千二百年历史,亭中立有韩愈所写《燕喜亭记》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燕喜亭记》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佳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为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郎贬斥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端,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繇彬踰岭,蝯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燕喜山门

      横批 “燕喜”二字,正门对联: “吏部文章高北斗,连州水石冠南陬”,这是连州人引以为自豪的经典名句。正门外侧各有一耳门,耳门上有唐朝吏部韩愈(曾被贬为阳山县令)草书“鸢飞”、“鹏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跨过山门,回头一望,横梁上有“引人入胜”,也有一对联:“天泽涌泉流入与双清寻活水,巾峰垂地脉境缘一览小群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学校在校园的一角开辟了一个地理园,将地球的各种地质构造用模型表现出来,最为巧妙的是,地理园的小围墙筑成了长城。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地理园的前方是校医务室,小屋隐没在绿荫之中,露出一角飞檐,恰好地增添了一份美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茂林修竹幽深处,正宜清静苦读。连州中学校园为莘莘学子潜心学习营造了优异的环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南粤行 | 评论(1) | 引用(0) | 阅读(4527)
海哥
2009/04/16 10:33
真是一所不同一般的学校,你应该都拍点照片的啊
ami000 回复于 2009/04/16 22:12
照片是拍不少,可惜水平有限,不能张张见人,只好选了这些放上来。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