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僅表達個人觀點。

      這段時間看了很多關於“otaku(オタク)”這一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乏文采出色,語句中肯,讓人佩服的。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我的理解的,但是苦於抽不出時間,只能拖到今天。

      那麼迅速進入主題吧。


      首先“otaku(オタク)”這個詞本身解釋就具有多種含義,不能一口咬定某一種就是權威,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我也不能強加給別人讓別人接受我的想法。這個詞源於日本詞語“オタク”字面意思是“您家”、“貴府”,也有指對方“您”的,相信大家都對這個解釋看到厭煩了,那麼對於它的引申義,這裡就很具有爭議性了,但是比較讓我信服的說法是“對非主流物有高度熱情的群體”。為此專門查了日語百科詞典,上面是這樣解釋的:“俗に,特定の分野・物事を好み,関連品または関連情報の収集を積極的に行う人。”(引自:國語詞典 goo辭書)這裏說的是廣義的說法,因為在日本有各種各樣的“otaku”的存在,比較明顯的是“鐵道オタク”。雖然在我們看來比較不可思議,但是在日本鐵路的存在是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相對於各種作品中都不乏鐵路的存在,它已經深入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中,上班、登校、外出,鐵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對於某些中國的大城市,日本的鐵路就和地鐵差不多。而同樣有鐵路就會存在喜歡鐵路的人群,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於日本各式各樣的地鐵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相聚一起討論自己喜愛的車輛,收集火車模型,收集相關情報。甚至有專門為這樣的群體開設的餐廳,裏面出售的類似過去曾經某車次餐車上的配飯。這裏就不多列舉了。而現在人們比較廣泛認同的是otaku比較狹義的說法:“狭義には,アニメーション・ビデオ-ゲーム・アイドルなどのような,やや虚構性の高い世界観を好む人をさす。”(出處同)一旦提起otaku,人們所想像的就是:喜歡動漫,不愛運動,家裡蹲,不愛清潔整理,社會交往能力差,不會打扮自己,沒有女朋友,不善於與人交流但是遇到同類會變得滔滔不絕…等等這樣的形象。

      事實上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并非一開始人們就給otaku定義出這樣一個形象。在一開始的時候otaku是作為一種自豪的象徵存在的稱謂。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otaking,岡田斗司夫。作為otaku學之父的他曾經提出過很多十分經典的觀點,如:作為一名otaku不應只作為消費者,應該作為生產者。當然這是後話了。關於岡田氏的事跡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單從他曾經出過的著作《東大otaku學講座》、《otaku學入門》來看,就能了解到當年的otaku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代。但是由於著名的宮崎勤事件(相關資料:宮崎勤幼女連續殺人事件有關中文資料可以到維基百科搜索“宮崎勤”)和小林熏事件(相關資料:小林熏事件始末)加上媒體的過度夸大,人們對otaku的態度開始轉變,開始用有色眼鏡看待這個群體。這是otaku形象轉變的導火索。

      其次,近年來興起的萌系(秋葉原系),更是造就了很大一個群體單純看外表而不看內在,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的主旨的話就是“可愛就是正義”。當然也有很多不是萌系的騙錢作品(〇鋼)同時也造成了許多外貌主義的興起,有“〇〇就是正義”這樣膚淺的理解方式的人也占有很大部分。很多人都把這類喜歡動漫、遊戲的人和otaku畫上等號,實際上他們嚴格來說只能被稱謂狂熱分子(マニア)。

      很多時候人們都分不清,到底マニア和オタク之間的區別到底在哪裡。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到的一點,關於otaku的起源。otaku寫成日文是オタク、御宅,開始用於第二人稱尊稱“您”的用法是出自80年代中的樣子,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是隨筆家中森明夫最開始使用的。(同出自goo 辭書)後來被用於ACG愛好者之間的互稱。早期的動漫otaku主要是宇宙戰爭系,如Gundam、Gunbuster。到後來有各式個樣的發展,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十分專一,也就是說,按照最初始的定義,otaku的定義除了對自己的愛好十分熱衷之外,而且還要具備專一這一個性質,而mania(マニア)只是單純指對自己愛好十分熱衷的人。當然在時代在轉變,許多事物本身也跟隨著轉變,并不是硬性規定不專一一件事物的人就不能被稱謂otaku,otaku的定義範圍已經被擴廣了許多,人們也不會太過在意otaku和mania之間到底區別在哪裡。

      但是由於otaku的這個轉型(2004年萌風),使得多數的外貌主義的興起(儘管原本就有部分的存在),不得不承認的是otaku的整體水平被降低了。同時,這種現象引起的一連鎖反應也是現在有目共睹的。而我認為,這一現象才是造就人們對otaku的誤解的真正原因。

-------------------------以下包含個人意見-----------------------------

      上面列舉了這麼多客觀事實事實只是想說明,otaku本身是怎樣一個性質的群體。但是下面我說說的,是我個人理解分析的otaku至今會被用這種眼光看待的原因。

      首先otaku作為一個群體,研究的東西并不是社會主流,那些東西都擁有各個不同的領域,這些領域的研究者不會被稱謂為otaku,那麼作為非主流的研究者,實際上是作為社會弱勢群體而存在的。社會并不認同這些非主流的存在,這是一種集體的自我保護排外意識,當otaku不被社會認同的時候,只能夠默默無聞的堅持自己的興趣,當然也會有部分人高調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但往往這樣的高調只是強迫別人接受他個人的興趣,同時造就別人對這個群體認識的曲解,以及厭惡。為什麼會這麼說,每一個群體都有群體內部本身的特徵,這些特徵往往決定事情導致的結果。

      通常愛好ACG的群體的人,都有這麼其中之一或者幾種的特徵:內向、不善於與人交往,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并不是愛好ACG的人就不善於交往,而是不善於交往的人很容易成為ACG愛好者。進行ACG需要的只有事物和本人。而且在這個期間是不需要和任何人有交流。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愛看書的人都很文靜。為什麼大家都會有這樣的見解?因為書和ACG某方面是一樣,都是不需要與別人交流就能夠進行的興趣。而且愛看書的人會逐漸變得文靜、內向,文靜和內向的人因為本身性格的原因,會愛上看書,或者只能夠看書。不管如何,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往往看書的人都很文靜。所以ACG愛好者實際上在這方面是很容易能夠明白的,不善於與人交往,所以成為ACG愛好者。這個和容易被人誤解會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很大。首先一個人內向,他并不會輕易把自己心裏的想法說出來,當你無法了解他真正的想法的時候,一般人作出的反應第一是對這個人覺得很好奇,但是持續長時間都是這樣冷淡的態度任誰都是受不了的。好奇會漸漸消失,慢慢遠離這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會成為一個不起眼的存在。但事實上內向的人往往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對於別人丟過來的交流不能夠很好的給與回覆,讓別人有一種隔閡的存在,認為這個人十分冷漠,而且內向的人會很在意對方說的每一句話,有時候對方不在意的一句話也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挺大的傷害。並且不會主動把對方納入“信任”的行列,拒人於門外,這就是交流之間的障礙。

      舉個簡單的例子

      A對B說:“你怎麼老是一個人在一邊啊,都在做什麼?”

      這是很正常的對話,因為A對B經常一個人在一旁覺得很好奇,想要知道他為什麼不和自己一起,但是對於B來說,他理解的這句話是:“你一個人老在一邊做什麼?”

      姑且不論語氣,A所側重的是B到底在做什麼,而這句話進入B的耳朵裏面他會認為你覺得他老是一個人在一邊很不合群。

      那麼B回答說:“沒什麼……”因為B本來就沒打算告訴A他在做什麼,再加上B這時候覺得A這個人不討人喜歡,也不會告訴他自己在做什麼。

      這句沒什麼宣告對話結束,A就不討好了。

      當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是很好的反應了內向的人心裡的活動,內向的人不喜歡在口頭上說,但是心裏面會思考很多,會認為你說這句話是想做什麼,是想表達什麼,是不是有其他意思。

      自閉。長期不與人交流多多少少都會造成一點自閉,只是嚴重程度。輕的會說是內向,嚴重的或許需要心裡輔導。自閉往往就造成惡性循環,最後變得十分孤僻,不喜愛與人交往。(某種程度是別人不愛與這個人交往)既然造就了這種性格,再有ACG的吸引,這樣的配合下,長期的單人娛樂,就算一個人沒有什麼朋友也不會覺得寂寞,就更加惡化了人際關係。但是對於本人自身來說,他們是不會介意這點的。

      以上說的是一種情況,這種情況會讓別人覺得這個人不好相處,繼而遠之。是人們對otaku的存在的好奇來源。但是除了這些情況,還有其他的類型的人同樣身為otaku,這種人是人們對otaku的定義的主要標準了:外向、不擅長與人交往。

      前面說的是內向並且不擅長與人交往,這裡說的是外向的人不擅長與人交往,往往原因就處在他們自己本身了。說明白一點就是惹人嫌。通常這樣的人不擅長把握“度”,很容易超過交流之間的“度”,讓人覺得反感,討厭但是自己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自覺,自認為做得很好很到位,殊不知在別人看來評分已經降低了。這類型的人喜歡ACG的理由就和文靜的人愛看書不同了,他們追求ACG是因為ACG讓他產生了興趣,通常都是主動喜歡而去接觸。而不像前面說的,因為其他因素的不足而選擇ACG。當然如果被排擠的話喜歡上ACG也是有可能的,不過大部分都是因為被帥氣的畫面、詼諧的劇情所吸引。這類人所注重的并不是ACG的本質如何,而是它帶來的娛樂度。

      自以為是。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當自己懂得了一樣新事物的時候,人們都喜歡拿出來對大家說,不管裏面包含怎樣的意圖,實際上對於其他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炫耀,也就是自high。特別有一些人,一知半解就對別人作出一些看似很專業很有根據的解釋,實際上自己也是半桶水。先不管對這些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自以為是。別人不知道的事情用一種炫耀的方式告訴別人,對別人來說實際上是很讓人討厭的事情,何況或許別人早已經知道了。一般人在交際上或許不會出現這種錯誤,但是對於不善於與人交往的人,他們往往不知道這樣對對方造成怎樣的影響,通常還很興奮的認為對方也會跟自己一樣高興,往往得出反效果罷了,儘管他們并沒有惡意。

      綜合以上兩方面的說法ACG愛好者某種程度來說都是一些不討人(普民大眾來說)喜歡的人。一般前面的一種類型給人留下的印象不會太深刻,人們對otaku的見解一般都來自後面一種類型的人,但是這種類型的人卻有著這樣又那樣的通病,所以人們對ACG這樣的東西多多少少會產生成見的。這是矛盾的苗頭。

      只有苗頭并不會激化事情惡化,這裏就要講到ACG群體的愛好本身問題了,也就是ACG。

      眾所周知ACG就是anime(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的總稱,在現在這三樣已經是密不可分的了。這裏提出的一點是,或許至今許多人還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小孩子才會接觸的東西,但是這其實是一個成見,在ACG世界的舞臺無比廣泛,只要想得到的東西就能夠在裏面演出出來,相反被現實世界死板觀念束縛的人們是不是顯得有點可悲呢。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上面已經說到了這樣的性格的人容易接觸到ACG并對它產生興趣這個前提,現在說的是接觸ACG後所發生的。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現在接觸的新聞媒體經常作出報道:“XXX學生因玩遊戲荒廢學業”。事實上這樣的報道是極之不負責任的。這是一個邏輯上的圈子,“學生因玩遊戲荒廢學業”如果用最簡單的小學語文來簡化這句話,相信大家都會吧?把不必要的枝葉省去:學生,荒廢學業。很明顯的是學生荒廢了學業,但是媒體要的是收視率而不是真像。學生玩遊戲荒廢學業如果是因為遊戲的錯,那麼貪官污吏貪污賄賂莫非是錢的錯。我們應該停止使用貨幣了。真是天大的笑話,這樣的文字遊戲如果好玩多少個都可以編出來。引用一句話,物品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怎樣用這件物品關鍵看在人為。如此為人父母,將自己教子無方的錯誤嫁禍於一件物品,為何能教育出如此兒女也不是不能夠讓人理解了。可悲的是社會整體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一致不二,認為錯不在人,只要這個物消失了,人就不會犯錯誤了。像極了聖經裏面引誘人類吃禁果的蛇。遊戲=精神鴉片

      這樣的畸形觀念下ACG的發展多災多難,最決定性的因素:非主流文化。這樣的一個定義給與了ACG致命打擊。之前說的集體自我保護意識與上面說的一個偏見集合在一起,排擠聲浪是波瀾壯闊。一旦存在的偏見被惡化,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認為只要接觸這些就會變得不務正業,會變得怎樣如何。更有甚者,會變成頹廢青年,會變得一事無成。

      當然事實如何在默默無聞的一群人裏大家自己是最清楚的。如何浮動也只是表面上的隨風擺,風朝哪靠哪的群體。這樣的群體自稱otaku並且占有大部分不得不說是如今現狀的悲哀。

    以上所說不代表大部分,otaku當中存在的一般人為多數(或許),但是這樣為之多數的人并不能給別人留下強烈的印象,所以只分析一般給別人留下otaku“特徵”印象的群體。
-----------------------------------------------------------------

      或許會有人持反對意見,但這只是個人觀點,如果有任何覺得不合理之處但講無妨。本人會認真分析并加以理解。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這是什麼?)

      辛苦大家看到最後了m(_ _)m

      雖然這樣看起來挺正經的文章最後來一個冷笑點對不起普羅眾生(默)

      嘛……我以後也繼續努力吧,最後感謝大家花費這麼多時間看我的拙作。
by ami000 | 分类: 亲情点滴 | 评论(3) | 引用(0) | 阅读(3703)
雨纷飞
2008/04/09 00:07
汗!,看不懂!
kxcc
2008/04/07 22:26
puke
湛蓝
2008/04/07 00:30
最近还和一朋友说起里屋由国内最早期的ACG论坛变成了肓婴论坛,感慨时光飞逝啊~cool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