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牛鼻村有个“儿童图书馆”
由热心驴友发起建立,当地孩子自行管理
韶关日报记者 吴蓉 摄影报道
2014年03月28日


      近千本图书、6个小小管理员、清晰的借阅记录和规范的赠书流程,若非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一切发生在一个由民间在农村建立的“儿童图书馆”。但是,在仁化县丹霞街道夏富村委的一个村小组——牛鼻村,这一切真实存在着。

      日前,记者怀着好奇,跟着图书馆的发起人驴友Ami走进牛鼻村,一探图书馆的真实面貌和它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

序曲:图书馆搬新家

      记者探访当天,正赶上图书馆“搬家”——从原来的民房搬进村里的祠堂。近千本儿童图书整齐地排列在桌上,等着搬进“新家”。同一天,它们还迎来了新的伙伴——近百本由爱心人士从北京寄过来的图书。

      由村里6个小孩组成的管理员正在有条不紊地登记着,确保书的顺序不会因为“搬家”而混乱。

      让孩子自己管理图书馆锻炼管理能力,是Ami在图书馆建成后偶然想到的,没想到成效显著。因为自己成了图书馆的“主人”,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高了,统筹能力也强了。管理员之一——10岁的何颖慧,还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上,班长这个职务干得越来越带劲,也越来越轻松。

缘起:让村里的孩子有书看

      不过,最初建立图书馆,Ami的初衷却只是单纯地想给孩子们一个好读书的环境。

      因为偶然的原因,当时是驴友的Ami发现了锦江河畔的“明珠”牛鼻村,于是租下了村民的房子成了这里的常客。

      接触的时间久了,Ami发现,牛鼻村的孩子物质上并不是特别贫穷,但是像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一样,因为家长不懂教育方法,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缺乏主动性,而且鲜有课外图书,但他们却很喜欢阅读。因为哪怕是Ami自己带来的文学书籍,孩子们都读得津津有味。看着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求知欲望,Ami决定为他们做些事情。

      于是,她开始在网站和微博向各方募集图书,得到了韶关和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2012年3月,第一批儿童读物送进牛鼻村,“儿童图书馆”正式开张了;直至2013年底,共募集了来自嘉峪关、北京、广东等十几个地区发来的近千本图书。

收获:贫困学子获精神食粮

      图书馆给孩子带来了什么?4个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最能说明问题——去年期末考试,四年级的何颖慧全年级第一;初中一年级的朱伟彤全年级第二;四年级的朱炜炎班级第三,而曾经他一直在第十名左右徘徊;同为四年级的朱美玲语文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看到作文书的精彩段落,我会摘抄下来,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参考。”10岁的何颖慧是6个孩子中胆量最大的,她一口气说了很多:“以前看书只能在学校图书馆借,现在在家都能看书,真的很开心。”

      “我喜欢看童话故事,书里面讲的人物和道理让我学会分清是非善恶,可以约束自己。”小小年纪的朱美玲此话一出,连Ami都觉得惊讶。她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从书本里学到这么多知识。

      Ami说,当朱伟彤告诉她“从书上知道了乱扔垃圾会破坏生态平衡”时,她懂了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据她介绍,牛鼻村的儿童图书室模式得到了远方网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向全国推行,并且增添到农村改革项目中。而有意向推行这种模式的乡村,远方网愿意由他们向社会发起募集图书活动。这样的收获是Ami不曾预料到的。
by ami000 | 分类: 村民日记 » 图书室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2081)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