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甘家的空门小院

[| 晴 2013/11/27 19:25]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老甘家的院子,是郝堂村独具特色的乡村农居。第一次到郝堂,便一眼发现了它的不同之处,特意将镜头对准了这个“象穿着巨大蓑衣的老人,浑身都凝固了历史沧桑”的老屋。春到郝堂时,专门写下了《老甘家的柴门小院》,文章的内容吸引远在美国的翁永凯博士的关注,推荐发表在美国的华盛顿资讯报上。夏进郝堂时,发现老甘家的院门不见了,院墙尚存。询问说是某日老甘推门,一不小心,院门轰然倒地。深秋再来,老甘家的整个院门捎带柴火院墙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完全成为空门小院。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这次进村,在岸芷轩见着大学生村官佳佳,聊起郝堂的农村改造情况,佳佳说起郝堂的村民们看到了村里的变化,调动了积极性,都很配合改造工作,只有个别村民不但不配合,而且还不时地唱唱反调,对游客的赞赏言语,总会说些难听话。比如说游客赞叹“你们村真漂亮!”听到的回答却是“破农村有啥好看,难看死了!”原来这个个别村民,正是我的那篇《老甘家的柴门小院》男主人老甘。

      夏季到秋季这段时间,老甘家的柴门小院不单只是院门倒地,老甘还扒掉了整个院墙,将黄泥土和干草混杂的土坯老屋的后墙打开了一个大口,不知做为何用。

      佳佳原打算利用老甘家的特色土坯老屋,放些村里的土特产出售,不用老甘家先垫资金,销售出去后再与村委会结算,提取销售手续费后,归还个农产品的成本就可以了。这种扶持发展的好事,却遭到老甘家的抵制。因为老甘要做“大事”,要开农家乐,挣大钱,看不上这种小打小闹的小收入。

      佳佳很无奈地说“开农家乐,老甘家只有老两口,又不会炒菜,做不出什么有水平的饭菜,还没个帮手,根本干不来。老两口如果把老屋收拾出来了,放点村里的农副产品卖卖,又不要成本,又不费劲,挺好的。可这老甘叔就是听不进去,非得要开农家乐,结果也没几个游客愿意上他家吃饭。”

      记得在《老甘家的柴门小院》文章中,写到老甘给我的第一印象“性子比较耿直、有点犟的人”,那只是书面语言,用的尽量是正面的褒意词。从整篇文章的对话中,其实应该能够看出,老甘实际上是个标准的农民思维。

      这房子可不能拆,拆了村里就少了个有特色的老房子了。

      村里有了这个房子,我能有啥?

      咦,你有这个房子呀,有了房子,就会有游客来你这拍这个老房子,来你家里坐坐。

      给他们拍了房子我又不能有啥,我才不留着呢,有时间我就拆了。
      
      听到这里,明白了大叔心里的小九九,是希望村里或政府能够帮他家改造这座老房子。询问“哪你想村里咋帮你呢?”这一问,大叔来了精神,比划开了“这个门,要给我修个大门,要比现在这个高,装个铁门;这个墙,用砖砌上;这老房子的柱子要换根粗一点的。”

      呵呵呵......这位大叔大概以为我是政府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了,狮子大开口了,就差没说给他盖幢新房子了。

      呀,大叔,这怎么可能呢,政府又不是扶贫投资,是不可能帮你把整个院子都花钱修一遍的。你看村里每家人家,不都是自己出钱盖房子呀。村里的钱是用来建公用设施的,是不可能为谁个人家花的。

      村里不管,那我自己家的房子,我想拆就拆,留下也没用!

      你又不缺房子住,有新房子住了,留下这个老房子,保留一点农村特色嘛。

      我保留有啥用,村里也不给我啥。

      .........................................


      在《夏季郝堂》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挨家挨户找单车时,发现春天写过的《老甘家的柴门小院》的院门不见了。询问老甘家的女主人,原来是某日老甘推门,一不小心,院门轰然倒地。笑着和女主人开玩笑说“是不是老甘叔发脾气给推倒的?”女主人期盼着“不知道公家会不会给修好这院门呢?”

      这几年深入农村的生活,对农民兄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农民身上既有同情弱者、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善良一面,也有封闭保守、见利必争、工于算计的小农意识。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使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思想。 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算计,既算计自己,也算计别人。 这种算计既是一种愚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也正因为此,才使农村社会显得一盘散沙,集体的事情很难落实。

      象老甘这样的农民,看着郝堂村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尤其是政府对新农村改造投入的资金,总是希望能够在这场变革中分得一星半点的利益。看着自家的小院渐受关注,照片刊登在北京、美国的杂志、报纸上,越来越多的游客都“慕名”参观小院,便以为可以以此要挟村里一把。推倒院门,应该是投石问路,看看村委会的反映,如果村委会有所反映,催着修复院门,那就可以趁机提出要求,由村委会出资修复院门,或者更进一步,要求对自家的土屋进行修整、翻新。几个月过去,村委会没有出资的动静,但还是有游客上门参观,老甘又生一计,大动土木,拆墙砸洞,看你们怎么样!哼,反正是我自家的房子,我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全村就我独一份的房子,我要拆了,看你们去哪再找一份!      

      特意到老甘家看看,这个曾经以为可以在农村改造宣传推广中成为亮点的土坯房子,到底让老甘给折腾成啥样。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着老屋墙上的大洞,不由地摇头叹气,这么一折腾,本来还有欣赏价值的老屋,这下真的成了一文不值的破房子了。耐着性子询问老甘,把墙砸个大洞做什么。这一问,小老甘来劲了,又梗着个脖子呛呛上了“这个破房子,我早想拆了它!村里不管,那我自己家的房子,我想拆就拆,留下也没用!”

      劝说的车轱辘话不想再重复,看着这个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人,笑笑没接话茬。老甘家老屋的门前堆放了不少极具农村特色的农家用品,第一次和老甘夫妇聊天时,建议过应该如何利用这些他们眼中的破烂家东西。

      把老房子门前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捡到新房子的墙根上放整齐,把那个扔在东西上晒粮食的大圆簸箕,象左边墙上那样挂到右边的墙上,把下地的农具都摆在老房子的墙根上。电视搬到新房子里看,老房子的电视天线拆掉,尽量不要有现代化的东西出现。那些塑料凳呀,塑料盆呀都放到新房子里面,老房子就用木头的小凳,还有扔在那堆东西里的长凳子洗干净,摆在老房子里。这样,你家的老房子就完全恢复了以前的模样,才有农村的味道,才会吸引游客。

     半年多时间,老甘仍然固守自己的想法,根本听不进去他人的建议,在我们眼里的好东西,依然当成破烂堆在一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随手挂了个草帽在墙上,放了把扫帚在门边,立刻一种居家的自然、随意便体现出来了。若是按照我的想法将东西收拾归集,小院的面貌定会更具农村特色。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原本老甘权益之计搭出来的柴门小院,因为我的大力宣传,给了二号院一个提示。二号院维修好后,一直没有院门,如莲茶斋买下来二号院后,商人敏锐的嗅觉,意识到这样的环境更有韵味,借用了柴门小院的创意,夏天时,搭出了一个豪华型柴院门。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老甘家的纯朴柴门小院消失了,二号院的豪华柴门院子诞生了。同样的院门,因为不同的思维,农民只看眼前利益,保守、落后、自私、封闭、狭隘、目光短浅、行为愚蠢,生生地将未来的利益拱手送出;而商人见多识广,放眼将来,投资搭出挣钱平台。不得不承认,人,确确实实地分成三六九等!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中华行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2475)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