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藏----来到拉萨

[| 晴 2010/10/05 22:17]
|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西藏,也许是雄伟的布达拉,也许是艰辛的墨脱路,也许是天光云影的纳木错,也许仅仅只是为着仓央嘉措那传唱了300多年的不朽的情歌......经过青藏线上炼狱般的煎熬,终于来到在藏语中称之为为“圣地”或“佛地”的拉萨!站在拉萨街头,我的内心空白而又平静,此时我的西藏,只能是拉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廓街(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对于藏传佛教所知甚浅,我不敢妄加评论,在暂短的时间内,我不可能对诺大的西藏有所了解,能够对大昭寺和八廓街有点了解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在拉萨停留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

      按照客栈小飞的介绍,来到八廓街藏人茶馆品尝最地道的酥油茶。登上三楼,眼前一片开阔,左望可见布达拉宫,右望可见大昭寺。刚刚举起相机,服务员紧张的摇头摆手“不能拍照,不能拍照!”一脸不解地反问,服务员只是重复这几个字。坐下细细观察,才发现前方楼顶上的武装警察荷枪实弹居高临下地监视着眼皮下的一切动作。虽然说来西藏只是看看西藏,但坐在楼顶喝着酥油茶是不可能看到西藏,拎起相机下楼走进了人群。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步入大昭寺广场,一步一步地走近大昭寺。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族人认为见到这个佛和见到1048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许多藏族人穷其所有,只为这次朝拜。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大昭寺前挤满了前来朝拜的藏人,长叩身影在我的眼前此起彼落。我找了个台阶坐下,静静地看看他们无休止的磕着长头,无休止的转经。看着他们每个人脸上相同的坚毅表情,我敬佩他们对信仰的忠贞。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记得在一个进藏的帖子里曾经看到作者写过一段话: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的人生被物化,我们爱的只是自己,我们的眼神空虚,我们的灵魂麻木,我们随波逐流,我们急功近利,我们不择手段,我们不再忏悔,我们漠视他人的苦难,我们无视众生的艰辛。所以,现在的社会,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觉得冰冷,让我们感到困惑,让我们不寒而栗,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世界,竟开始让我们习惯。等到有一天,冷漠成为常态,自私成为应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温暖可言?

      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身边有着太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很多人想得到很多很多,却不愿意为此付诸坚定的信念,总是希望急功近利,稍有曲折便撒手放松,恨不得天上掉个馅饼砸正脑门,最好是砸进嘴里,不劳而获。这还是良心尚存之举,更有甚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坚定信念却成了另类,似乎随波逐流才是人间正道。许多次被朋友讥讽“纳粹分子”、“极端主义”,只因为坚持做人必须有原则!一直认为,做人应该有自己的信念,正义便应该坚持不动摇,尤其是成年人,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不似方刚之龄,仅凭一腔刹时的热情,变幻起伏。

      此时面对眼前的一切,更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宁静和充实。相比之下,我不能体会到这种境界,我只能做一个凡夫俗子,我虽然算是一个比较有信念的人,但我不会倾尽所有,只为信仰的一诺。我只能在旁边感受虔诚,感受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身边出现了几个年轻的叩拜身影,与面前的人群不同,她们只是叩拜了几下就起身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试探着询问“为什么你们只叩几下就起来了呢?”四个女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路过大昭寺只要叩奇数就表达了对佛的尊敬,但不能叩偶数。”这么专业词语,原来这是四个拉萨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我询问到“你们现在读了书,会不会觉得这种叩拜是一种愚昧落后,会不会对它产生动摇?”四个女孩子异口同声地坚定回答“不会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女孩子给我留下了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36号西藏大学10级藏语言文学班央珍收

      与四个女孩子告别后,边上一位藏族妇女扯了一下我的裤子,从她的比划中明白“是不是让我给你拍照呀?”在藏族妇女的笑靥点头中,我心里乐坏了!捧着个相机在大昭寺前坐了一个多小时,一直不敢象其他的游客那样举着相机凑在藏人脸前拍摄。总觉得在西藏这种宗教色彩浓厚的地方,对着我们不了解的人群,还是尊重为主,不要贸然迸发汉人的优越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藏族大妈搅动着碗里的食物,我好奇地用手指头挖了一点尝尝,好酸啊!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糌粑吧。大妈搅拌好了,举着小勺让我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一轮拍照过后,几位藏人交流了一番,推选出一位会说汉语的妇女与我商量“照片,给我,现在。”我让她留下地址,回家洗出来就寄给她。妇女摇头“现在,给,明天,后天,给,在这里。”询问广场的保安,得知附近有家洗相片的地方。转身离开大昭寺时,发现这位可爱的MM,顺手拍了一张。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拉萨的照相馆可真黑,一张4R的相片,竟然收一块钱一张,幸好不用久等。拿着相片回到大昭寺,当我把相片递给MM时,MM惊讶极了,没想到自己一个不小心成为别人的景色。

      藏人们更是喜形于色,拿到照片的人都开心地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谢谢,谢谢!”小家伙更可爱,爱不释手地一遍遍翻看着自己的相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其他原来腼腆不好意思拍照的藏人,看到照片,又让那位“会说”汉语的妇女前来商量“还要拍,可不可以?”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再次去冲洗照片的路上,身后响起了童稚的声音“阿姨,给我们拍张像吧。”回头一看,三位小朋友已经摆好的姿势。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到底是城里的孩子,见过世面,跟我到照像馆等冲洗的时间,三个孩子就象三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阿姨,我四岁了,她五岁了,他三岁了。”“阿姨,我上幼儿园大班了。”“阿姨,我家就住在前面。”

      拿到照片,藏族男人急忙从口袋里掏钱“给钱,给钱。”我笑着制止“不用,不用,是送给你们的!”

      在大昭寺前待了一个上午,好歹也混了个脸熟,这才敢不经同意把镜头对准人群。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叩拜,我数了数,叩了九个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帅气的喇嘛,发现西藏的喇嘛基本上都是眉清目秀,相貌周正。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广场上叩拜的人不因时间的早晚而有所减少。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广场上还有推着轮椅前来朝拜的藏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许多人走过时,会将额头靠在经幡上闭目颂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在她的身后站了很久,看着她双手合什,高高举过头顶,依稀听到她的低语经音,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在她的身后,也能感受到她的虔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大昭寺雕刻与制作精美的法轮双鹿,也许在藏人心中,它代表了无边的法力。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八廓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本地人、外地人,衣着亮丽的游客挤满了本不宽畅的街道。而我挤进八廓街,不为转经,不为购物,只想看看玛吉阿米。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说来惭愧,知道玛吉阿米,竟然是从外国人的口中。上世纪末,在雅虎上教一帮韩国网友说汉语,有一天,其中一位网友发问“你的ID用你们汉语应该怎么发音?我听大家都叫你A米,可这个英文单词应该是Amy而不是Ami 呀?”其实Ami 应该是法语“朋友”的意思,但雅虎上的网友们都按英文Amy发音,时间长了也就懒得纠正了。现在被问汉语发音,那就应该按照拼音发阿米。韩国网友进一步发问“什么阿米,是玛吉阿米吗?”听到否认,韩国网友充满了遗憾。那时网络还不似今时这般发达,还没视频聊天一说,雅虎的语音聊天室已经算是先进,韩国网友每天听着我的声音,也许将我的形象想象的美丽动人。

    

就在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玛吉阿米、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以及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

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

未嫁娇娘的面容,

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跟着街道上的人流行走着,不知不觉中竟然走到了小昭寺的门口。小昭寺内供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及众多的佛像和唐卡等,与大昭寺相比,小昭寺规模要小的多,门前也没大批叩拜的人群。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信许多中国人对西藏的第一反映就是布达拉宫。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目及之处,但凡出现西藏这样的字样,必附布达拉宫图片所致。尼玛次仁的话“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是相对藏人所言,而对于一个游客来说“去拉萨而没有到布达拉宫就等于没去过拉萨”才是准确。

    

经历了高反的磨难,饱受了炼狱般的煎熬,我来到了拉萨。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此时我由衷地感激苍天,让我幸运地收获美景!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by ami000 | 分类: 行游摄述 » 中华行 | 评论(3) | 引用(0) | 阅读(4118)
飞龙
2010/11/10 09:36
ami战胜了高反,相片也拍得很好了。都喜欢
海哥
2010/10/11 23:15
先看一遍明天再继续看。
伐木佬
2010/10/10 17:34
无语!!angerangerangeranger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