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4/21 第一页 上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大院子女

[| 晴 2009/06/04 22:1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完最后一集《大院子女》,时针已经指向半夜二点,仍然沉浸于剧中的情节不能自拔......《大院子女》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从“文革”过渡到改革开放这一特殊时期,军区大院里十个年轻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发展……观看第一集时,就被剧中内容深深地吸引:熟悉,除了熟悉,还是熟悉!

      《大院子女》虽然说的是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但是在大院里成长的子女们,经历的都是如此的相似,曾经都一样有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学习,一块玩耍,不分彼此,一块长大,那是一段多么令人怀念的美好岁月。大家都潜移默化的被大院里一种特有的文化薰陶着,被大院里特有的凝聚力所吸引着,每一个孩子都深深感受着大院里的温暖。大院里的热闹,白天是一家人,只有熄灯才被各自的大人叫回家里,天一亮,广播喇叭一响,大院里的孩子们就又开始新的一天。因此一个大院长大的伙伴,结下的友情永远都是那么的无私而纯洁。《大院子女》让我不禁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那是一个很单纯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总是充满着助人为乐的精神,男女之间也特别的纯洁,特别的无邪。

      在那八一大院里发生的故事和我从小生活的大院是有差别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那样相似的大院里,我们大院的一大帮子孩子,也和章卫平、乔念朝、马权他们一样做过相同的梦,玩过一样可笑的游戏,也雄赳赳起昂昂地干过一些自以为“不平凡”的“伟大”的其实是极其稚嫩的事情。“司令员”卫平的振振有辞;“政委”马权的煞有介事;以及非拉满身绑着绷带被绑在担架上当伤员;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和空军大院的孩子门抢打枣树;在废旧的飞机旁喝酒发誓“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看电影时跟着大声叫喊“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这一切都太真实了!这一切都和我们大院的孩子们太相似了!

再孩子一些,再玩具一些

[| 晴 2009/06/01 23:05]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虫虫的第一本书----《玩具碎碎念》!前些时候在QQ群里一帮人抓住虫虫玩笑,强烈要求虫虫签字纪念,虫虫只好发上一个又一个的惶恐表情,应承忙完手上的活,立马签上一批,以满足“虫迷”们的欲望。没想到邮购的书会在六一节的前夕真实地摆在了面前。

真实的人性

[| 晴 2009/04/29 00:23]
        这段时间看了很多部反映解放前地下工作的电视剧,《暗算》、《潜伏》、《身份的证明》等等,与从小看到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保密局的枪声》等等“革命腔”和非黑即白的人物塑造模式电影、电视相比,现在的反谍战剧在人物的塑造上力求真实、立体、多样,对各种人物的诠释和开掘,让人看到了在过去同类影视剧中没有看到过的人性的深度。英雄不再是“高大全”,而他的对手——敌人,也不是僵化的“假恶丑”,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标签式的脸谱,而是各具个性,各有人性。

      以往文艺作品往往不自觉地把人物形象脸谱化,尤其是正面形象,都是机智过人、智勇双全。地下工作者更是一群身手不凡、志存高远、洁身自好、视死如归的英雄,没有缺点、更没有缺陷。而在这几部电视剧中,除了《暗算》中的男主角属于帅哥型,其他几部电视剧中,男主角的形象属于一扎进人堆就看不见了的普通面孔。这些平常的脸谱,普通人有的喜怒哀乐、弱点、生活常态、真实的个性,拉进了我们与角色的距离,也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可信性。

看上去很美

[| 雨 2009/01/23 23:23]
       一直喜爱王朔的小说,记得是在84年,在《当代》上看到了王朔的第一篇小说《空中小姐》,从此注意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作家”,收罗了他的所有作品。其实喜爱王朔的小说,最主要是因为熟悉他笔下那似曾相识的人物、环境,让人有认同感。

      封笔几年后,王朔又拿出了他的新作《看上去很美》,面世后反映平平,但我却觉得相比过去的调侃和所谓玩世不恭的写作态度,这篇小说更让我喜爱。少见或几乎不见跃出情节的卖弄浮夸和泛泛之说,也就是说想让作品说话而不是作者说话,烂熟的经常言不及义的口语被经过斟酌意在精当的书面语所代替,更为重视叙事和心理把握。

      这两天再次观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看上去很美》,时隔几年,我也对《看上去很美》有了新的认识。

梅兰芳

[| 晴 2008/12/13 20:16]
        “今晚请你看《梅兰芳》,怎么样?”咩咩羊的邀请令我惊讶数秒, 听到这句话,多少有些感动,欣然受邀。从街头出现宣传海报开始,对韶关上演《梅兰芳》并不看好,梅兰芳,可不是梅艳芳啊,在韶关这南粤弹丸小城,知道京剧的人能有多少,自费走进影院?怎会有市场!

      京剧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陌生十分,其实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有所了解的是陪伴我们成长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十部革命样板戏,传统京剧也是知之甚少。文革结束后紧接着的改革开放,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扑面而来,传统的京剧终于抵挡不住现代戏曲,无奈地隐身其后。拥护者除了年长者、世家爱好者,京剧在长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不是成为国粹保留在每年的春节晚会上,太多的人几乎不曾知道京剧为何物也。
分页: 14/21 第一页 上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